东北网双鸭山6月26日电 昨日9时15分,76岁的武汉大学退休教授张天望从江夏金口渔港下水,挑战长江80里水路独游。因气温偏低、能见度差等原因,途中两次登船前行,终于15时30分在长江二桥下江滩登岸。
9时许,吃过一碗热干面和一碗蛋酒后,老人做了一些简单的热身运动,并兴致勃勃地朗诵起自己填的一首词,大呼:“长江,我的母亲,我又一次投身你的怀抱!”后顺江而下开始挑战之旅。受老人情绪感染,护游渔船的两名船老板和一名记者跃入水中陪游。10时05分,老人顺利游过军山大桥,随后在水中进食少许巧克力。11时05分,江面上雾气渐浓,还下起小雨,高度近视的张天望辨别方向更加困难,游了不少冤枉路,加之江水温度在22℃—23℃之间,老人呼吸节凑逐渐变乱,呛了几口水,感觉不适,12时左右被拉到船上休息。在距白沙洲大桥约500米时,小雨停止,老人再次下水。13时30分,在游经武船附近时,由于水速过快,为避让来往大型船只,再次登船。15时30分,老人终于游至长江二桥下江滩,高呼“胜利了!”登岸时,岸边众多市民鼓掌向他表示祝贺。
担任此次全程救护及技术指导的国家一级救生员邹金宁介绍,适合长距离游泳的水温为25℃或26℃,过低的水温容易造成泳者肌肉痉挛,消耗更多体力,出于安全考虑,只得请老人放弃对生理极限的挑战,能够顺利抵达已属不易。
张天望个头不高,背有点驼,身材显得有些佝偻,爱好长距离游泳、冬泳已有50多年历史,先后横渡长江26次。此次挑战是为了迎接北京奥运,3个月来,老人天天坚持冷水浴和体能锻炼。临行前,小他5岁的老伴埋怨他这是“自讨苦吃”。但一想到今后可能不会再有机会,他还是愿意冒险一试,即使不成功,至少无悔。据了解,从江夏渔港到长江二桥,全程水路约40公里,他当天断断续续游了约20余公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