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女大学生缘何公开渴望被“潜规则”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6-25 09:28:08

  什么叫“潜规则”,所谓“潜规则”,按照吴思先生的说法,是指在内部通行或者认可的,未向外界公布的规则与程序。之所以称其为“规则”,是因为其发挥的作用,几乎与国家颁布的规程有着同等的效力和功能,甚至有时是既得利益者的首选规则。不过,即便如此,“潜规则”毕竟只是在地下生存,在一个还算是正常社会,“潜规则”仍然是做的说不的,更不能冒出地面来,与正式规则争名份。

  因此,尽管明知娱乐圈“潜规则”风行,但我仍然对20岁的重庆大学表演专业的大学生依依公开表示希望被“潜规则”表示震惊。这位女大学生说:“成功就是要不择手段”,“要是有一天张艺谋突然要潜规则我,我想我绝对二话不说就去了!搞不好,我也可以去好莱坞混上个几十年。可能很多男人女人些看到这里会骂我是个不洁妇女,但我要理直气壮告诉你,成功了就比什么都强”。(人民网6月17日)

  不过,仔细想想,从“理性经济人”的角度,这位叫依依的女大学生的做法完全符合经济学。在通向明星的道路上,充满了坎坷,需要付出常人难以想像的艰辛,历经无数次失败,但即使如此,还并不意味着成功,成功还需要机遇与运气。因此,通过正式规则,付出的成本与收益最多只能是持平,甚至远远是不对等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有幸被“潜规则”撞了一下腰,只需要有美貌以及足够的无耻,外加那么一点点演艺的基本功,鲜花与掌声就在不远处等着。这是一笔收益远远大于付出的买卖,完全符合经济学中的效益最大化的原则,何乐而不为呢?“潜规则”对于无耻的人来说,真正是个好东西,如果一个人只追求成功,只追求成功带来的鲜花与掌声,如果他可以视道德、声誉、舆论和与人们共同制订的规则如粪土。

  谈起娱乐界的“潜规则”,人们不得不提及一位不得志的女演员张钰,她起先爆出黄健中“性丑闻”,被张纪中、黄健中和于敏三大导演评论为“坏女人”,事后她提出了维护名誉权的诉讼,但是两审后最终败诉,而后她向记者透露要公布铁证,所谓的“铁证”是她手头拥有的两盒录音带和其他相关证据,据说可以证明2002年6月1日,导演黄健中在家中当着她的面与她的一位“朋友”小霞发生了性关系。张钰如此曝露娱乐圈“潜规则”,难道真得如她所说,她希望曝光“潜规则”是为了避免更多人受害吗?非也!真是意图那是想摆平“潜规则”的违规者。“潜规则”虽然是“潜”,但毕竟也是约定俗成的规则,张钰自己遵守“潜规则”了,但导演却不按“潜规则”出牌,不给张钰应有的待遇,那么她就必须惩罚违规者,否则既无法收回自己的成本,也会让“潜规则”以后无法运行。当年,尽管许多业内人出来指责张钰的曝光是无耻行径,但私底下未必不会指责那些导演们,因为导演也在破坏“潜规则”。这种维护“潜规则”的事件,古已有之。吴思先生在《摆平违规者》一文就讲到清道光年间,山西一位姓林的县令就要向朝廷告发当时的藩台等一干高级官员,因为林县令遵守了“潜规则”给他们银子,但藩台等人却仍然向朝廷说林县令不好,这下就是藩台不遵守“潜规则”了,因此林县令就敢于告发省里的主要官员,谁让你违规呢?

  看来,“潜规则”真是个好东西。不过,依依希望被“潜规则”,又干吗要把它说出来,显得如此厚颜无耻,让人不忍卒读。但是,如果在一个社会,当从事娱乐的人们普遍开始道德沦丧,都想偷机取巧走捷径时,就会有更多的人去从事“潜规则”了。那么,愿意被“潜规则”的人更多,而愿意“潜规则”的一方如导演之类就奇货可居了,形成“买方市场”,那么那些想进入娱乐圈被“潜规则”的代价就更高了。换句话说,你想被“潜规则”,人家还不一定稀罕“潜规则”你呢?你要被“潜规则”,那还得看你的美貌如何,你的机遇如何,甚至你有无熟人引路。所以,我对女大学生依依公开宣称希望被“潜规则”第一个解读是,目前社会上希望被“潜规则”的人太多,进入“潜规则”的门槛逐渐在提高,依依无法找到适当的门路,只有通过公开传递信息来降低进入“潜规则”的门槛,以便在所花代价更少的情形下更快更顺利地被“潜规则”。

  女大学生依依公开宣称希望被“潜规则”,还意味着“潜规则”正在逐步战胜正式规则,而成为人们主导的规则,更深入一步,是意味着娱乐圈提供的公共服务在整体下降。“潜规则”是个好东西,那只是针对从事“潜规则”的人而言,对于遵守正式规则,通过自己努力来进入娱乐围的人来说,“潜规则”绝对是一个坏东西,它侵蚀了那些付出了自己努力的人成名的机会。而现在,当越来越多的人公开叫嚣要被“潜规则”时,“潜规则”正在主流化成为正式规则,而正式规则却在边缘化。这种趋势背后导致的是娱乐圈提供的公共服务在整体下降,因为人们之所以需要正式规则,那是通过正式规则竞争出来的人才,他们能给娱乐圈带来更多的好的作品,从而给全社会带来更多的文艺享受,提高全社会的福利。但当美貌、身体进行“潜规则”主导下,这种真正吸引人才的动力就大大下降,大众将不得不面对娱乐圈粗制滥造的文艺作品,不得不眼睁睁看着娱乐界的整体堕落。

  你尽可以谴责依依无耻,尽可以去鄙视她,但如果不因此看到“潜规则”呼之欲出的形势,不看到“潜规则”对整个文艺娱圈带来的巨大危害,那任何谴责之声都是苍白与无力的,因为,依依不是一个人的依依。

作者:    来源: 中国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