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家庭教育 正文
让每个孩子都有梦想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6-20 09:39:16

  2002年夏天,我采访刘京海校长的时候,他反复表明一个观点:让每个孩子都有梦想,是教育最核心的任务。

  刘京海曾与著名劳动模范徐虎有过一段不寻常的交谈,谈人的梦想。

  他问徐虎:“现在学校也在提倡向你学习,除了为人民服务之外,还应该有另外一样东西。”徐虎问:“是什么东西?”刘京海说:“你必须先回答我两个问题,然后我才告诉你。第一,你在幼儿园的时候想过长大了干什么吗?”徐虎回答:“我在幼儿园时想当科学家、工程师、解放军等等。”刘京海又问第二个问题:“你想到过修马桶、当水电工吗?”徐虎诚实地摇摇头。

  刘京海说:“你不愧是劳动模范!你之所以被大家敬佩,除了你为人民服务之外,更重要的是你可能什么梦都没有实现,可你还在做梦!还在奋斗!人有100个梦,可以说99个是不能实现的。很多人是99个梦实现不了,就开始天天在家打麻将,可你徐虎不打麻将,还在做梦。所以你成为了徐虎!”

  谈到这里,刘京海激动地说:“每一个人都有梦想,一个民族有一个梦想,这个民族才是有希望的。可是,现在人们太功利了,只知道挣钱享受,很多孩子已经没有梦了。”前苏联一位科学家说,最可悲的人是什么人呢?当他走向坟墓的时候也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才能!

  刘京海说:“我们很多人可能都是这样可悲的人。当然,没有梦的人是要死的,有梦的人终归也会死,但有梦的人会幸福得多,因为有梦就有追求就会去干,没梦怎么干呢?所以,我觉得:让每个人都有梦,可能是教育最核心的任务!”

  但在现实中,梦想的价值是很难被人们认识到的。

  在成人之后,梦想往往被认为是不成熟的表现,而在童年时代,梦想则常常被看作胡思乱想。

  的确,梦想是不成熟的想法,也是偏离常规的思维活动。但是,经历了50年的人生体验之后,我深切地感受到,对于儿童来说,梦想可能就是理想,就是太阳,就是决定其命运的力量。尽管,许多梦想是不可思议的,但是,梦想植根于人的心灵深处,它表达了人的强烈愿望,因而是最神奇的成长发动机。当然,最重要的问题是父母与教师应当珍惜儿童的梦想,引导他们把梦想变成真正的理想。

  我愿意把自己的经历感受与大家分享。

  1966年的冬天,我11岁,正赶上文化大革命最疯狂的岁月。一件偶然的事情,改变了我的命运。

  当时,我哥哥在青岛市一所技术学校读中专。学校闹革命,把图书馆里许多书扔到院子里,准备当毒草烧掉。我哥哥那一年15岁,也是冲锋陷阵的红卫兵。可是,他却“反潮流”,竟然偷了一书包书回家,有滋有味地看了起来。

  试想,我与哥哥同床共眠,他看书怎能不诱惑我呢?于是,一个红卫兵与一个红小兵,在窗外一片造反声的情况下,专心读起了封资修的“黑书”。

  说心里话,长到11岁,这是我头一回与名著亲密接触,头一回吃文学大餐。在我记忆中,这批书中有《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青春之歌》、《烈火金钢》、《风雷》、《红岩》、《苦菜花》等等。虽然许多内容看不太懂,我却把这些书“吃”进了肚子里,就像一捧优质的种子埋进了沃土,怎能不发芽、开花、结果呢?

  回首往事,我自然感谢哥哥的正义之“偷”,也感谢父母的宽容。假若,父母是政治敏感的人,岂能容忍两个儿子在家中欣赏“黑书”?我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近乎文盲。在他们看来,看书学习总是好事,只要不过度看书损害眼睛就行。因此,父母只规定晚上10点必须关灯睡觉。可是,我们哥俩已经上瘾,怎能睡得着?哥哥懂一些电工知识,他找来电池、电线和灯泡,自制了手电,而我负责支起被子,哥俩又进入文学世界……

  事情的变化总是从量变到质变的。读了太多的文学,美震撼了一个无知少年的心灵。于是,从11岁开始,我痴痴地做起了文学梦,梦想当一名作家!

  这绝对是一个梦想。

  1971年初中毕业离开青岛第十六中学,16岁的我开始了疯狂的文学创作,最崇拜的人是李白、杜甫、贺敬之、郭小川,因而写得最多的是诗歌。虽然那个年代没有稿费,我却经常四处投稿,把每个编辑都看做圣人一般。

  1974年11月1日,我的第一首儿童诗《画出公社丰收年》在《青岛日报》发表。新年元旦,该诗又在青岛广播电台播出。我当时幸福得天旋地转,几乎要窒息了。后来,我创作了6部长篇小说或报告文学等20部个人专著,写出中日少年《夏令营中的较量》等影响广泛的作品,并成为中国作家协会的全国委员会委员和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

  可以说,我今天的一切荣耀均源自于梦想。梦想把我从黑暗中拯救出来,又引导我走过文革的文化荒漠,去拥抱那文学的绿洲。不仅仅如此,梦想使我一生都渴望学习与成长。梦想使我一生有了指南针,指向文学,指向写作,指向积极的人生。

  我发现,梦想的魅力是难以阻挡的,因为它唤醒了你心中沉睡的巨人,赋予你伟大的力量,让你忍不住跃跃欲试。它是多么的真实、多么的执著、多么的顽强。当然,不是所有的梦想之花,都能结出成功之果,因为的确有些梦想是妄想或空想。但是,给孩子一片自由的天空吧,让他们放飞自己的梦想。生活是最伟大的老师,她会告诉孩子,放弃妄想与空想,而去勇敢地实现内心真善美的渴望。

  今天的许多父母望子成龙心切,总想把孩子推进成才流水线:名牌幼儿园→名牌小学→名牌中学→名牌大学→出国读名牌博士……怎么容忍孩子痴痴梦想?可是,没有梦想的童年,就像花朵没有色彩,就像小鸟失去翅膀,还有什么自由幸福可言呢?

  我的体会与建议是:

  梦想是成长的发动机。孩子的梦想可能是丑陋的,可能是荒唐的,可能是怪异的,但它是童心上长出的灵芝草。给一份欣赏,给一份呵护,给一份引导,它可能长成一棵大树。自然生长起来的大树才可能是参天大树,人工栽培的花花草草怎么可比?

  成功需要梦想。梦想是理想的自然形式。梦想是鸟儿飞翔的翅膀,梦想是人生的太阳。只要心中拥有梦想,人就会在希望中生活,并不断地创造生命的奇迹。是否拥有梦想,是衡量一个人能否成功的标志之一。成功者多出于梦想家之中。童年是多梦季节,有爱心的智者会精心呵护,让梦想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所以,聪明的父母让孩子心中满怀梦想吧!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