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家庭教育 正文
前进一步就是成功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6-19 09:21:48

  在上海闸北八中,人们时常争论起关于聪明和愚笨的问题,因为“差生”太多了,是否有不可改变的客观原因呢?

  作为成功教育实验班的班主任,楼老师为帮助“差生”们走向成功呕心沥血,但是,许多教育难题也常常让她困惑。

  刘京海校长常与她聊天,反复讲他的“猴子论”,即弱智的孩子也比猴子聪明,要相信孩子的潜能,同时要找出适合不同孩子的方法。

  让刘京海校长开心的,中国科学院上海某研究所的一位博士,用猕猴的试验支持了他的观点。第一天,教五只猴子学习第一个动作,其中三只猴子一教就会,另外两只猴子怎么教都不会,时间到了,只能放它们回去休息;第二天,把那两只没学会动作的猴子找来补课,用新的方法教,结果都学会了;第三天,教第二个动作,一教就会的三只猴子,怎么教也学不会,相反经补课才学会第一个动作的两只猴子,一教就会;第四天,只能把第二个动作没学会的三只猴子找来补课,改变教法,它们也学会了。研究的结果表明:一是猴子的聪明程度差不多;二是要教会每一只猴子,关键要找到适应不同猴子的方法。

  刘京海说:“我们不一定马上找到适合孩子的方法,但当我们一时教不会孩子,不应怀疑孩子是可以学会的。只要我们有一颗爱心和恒心,就一定能找到适当的方法,而寻找的过程就是师生共同成长的过程。”

  张爱华的出现,曾经让楼老师差点儿绝望,因为她的物理测验仅得七分!

  张爱华生活在一个普通的知识分子家庭里。在小学里已经留过三级,加上年龄偏大人偏胖,被同学们起了个绰号,叫“傻大姐”。放学后,楼老师留下了张爱华,批评她回家不好好复习功课。

  “我哪有时间?我要做好多家务活儿。”张爱华低着头不敢看老师,嘴巴却咕哝着不太服气。

  “你是独生子女吗?”

  “是。”

  “独生子女每天有很多家务?”

  见张爱华还是点头,楼老师吃了一惊,因为她任教多年,这样的事极少碰到。

  家访的时候,有些文化的父亲说出了一番辛酸的话:“不怕老师笑话,我们的女儿智商很低,不是读书的料。她将来唯一的出路就是嫁人,没有其他本事,只好干活,以后也好告诉人家,她家里的活样样会干。所以,为了她的将来,我们在家里培养她做家务。”

  楼老师听了心中一阵痛楚,说:“如果她没有什么文化,只知做家务。那她将来嫁了人,会幸福吗?”

  “可有什么办法呢?我们何尝不想让女儿读书呀!骂也骂了,打也打了,不管用啊。”

  楼老师摇摇头,说:“哪个孩子不是人呀?咱们还是要为她一辈子的幸福着想啊!努力吧,总会有办法的。”

  第二天,楼老师请物理老师来辅导张爱华。她坐在一边观察。物理老师讲了一些题,问:

  “懂了吗?”

  “懂了。”

  张爱华礼貌地点了点头。但是,楼老师从她茫然的面部表情可以断定,她肯定没真正弄懂,而是不敢承认。

  楼老师想,也许请同学来帮助她更好,有时同学会比老师讲得更通俗易懂。征求意见后,她把张爱华带到了本班学习委员的家里进行辅导。只要一看到张爱华有疑惑的神情,楼老师就请学习委员停下来,再讲一遍,把难点攻破为止。

  回家的路上,楼老师笑眯眯说:“小张呀,我告诉你一个秘密,这可是全班都不知道的秘密呀!”“什么?”张爱华的心跳加快了,全神贯注地望着老师。只听楼老师低声说:“我上初中的时候,物理成绩也很糟糕,还哭过鼻子哩。”“真的?”张爱华瞪大了眼睛,问:“那您怎么办?”

  “我骂了自己一通:有什么了不起的,我就是头拱地,也要把物理攻下来。”

  “后来呢?”

  “过关了呀!”

  “我不行!”

  “谁说的?记住:相信自己的人才会成功!”

  “我试试吧。”

  ……

  第二次物理测验就要开始了。楼老师找张爱华谈话,发现她非常紧张,身子不由自主地抖动。

  楼老师微笑着说:

  “我相信你会有进步的!”

  “不,我肯定考不好,我……”

  张爱华的眼泪都快流下来了。但是,楼老师还是轻松的样子,问:“你能考八分吗?”

  张爱华羞愧地说:“八分考得到,可还是不及格呀!”楼老师目光炯炯地望着她,说:“放开胆子考吧,只要比上一次多考一分,就是进步!就是成功!”

  物理考试成绩出来了,张爱华考了37分。虽然没有及格,但楼老师在班上说:

  “物理老师表扬咱班了,说咱班在全年级进步最大。我想知道,谁在咱班里进步最大呢?”

  不少同学举起了手,嚷着:

  “我91分,进步了12分!”

  “我87分,进步11分!”

  “……”

  “张爱华进步了30分!”

  楼老师几乎惊叫起来,她兴奋地说:

  “这是一个了不起的进步啊!同学们,你们有哪一位的进步幅度有她那么大?第一,她在失败的时候没有气馁,而是在不屈地奋斗;第二,她认真总结了失败的经验,找到了成功之路。就凭这两点,我相信她还会继续进步的!”

  全班响起了真诚而热烈的掌声。是啊,他们谁没有过失败的经历呢?

  楼老师走到张爱华身边,深情地拥抱了这个屡遭挫折的姑娘。这一举动更感染了同学们,但他们不会表达,只能用“噢——噢——”的欢叫,宣泄自己激动的情感。

  37分的奇迹改变了张爱华的命运。

  从此,父母承包了较多的家务,而让她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学习。父母甚至发现女儿并不傻,家庭生活的账目清清楚楚。下学期的时候,闸北区的物理统考刚好抽中了实验班。结果,张爱华考出了74的好成绩,而全班的平均分是80多分。更重要的是,她恢复了自信与自尊,她看到了一个美好的未来在向自己招手。

  现代教育相信人是千差万别的,却更相信人人潜能无限,人人都能成功!

  当然,教育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并且是一个家庭、学校、社会紧密配合的过程。一个孩子至少需要一百次释放潜能,才会成为一个杰出的人。因此,我们怎能仅给孩子一次或几次机会,就奢望他们变成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呢?

  其实,一百次并不算太多。每一个爱唠叨的父母或教师,如果把自己对孩子的训斥累计起来,恐怕都在百次之上。假如,您把百次训斥改成百次唤醒,一个难以想像的好孩子可能就站在了您的面前。

  我的建议是:

  用积极的态度鼓励孩子。当孩子遇到失败的时候,父母可提出一些建议,不应抱怨孩子,也不要抱怨别人,而是要用积极的态度去鼓励孩子,让他尝到从失败到成功的滋味更好一些。

  鼓励要经常。教师或父母给孩子鼓励时不要太吝啬,不要觉得孩子没有什么优点,没有值得鼓励的地方。其实,只要您做个有心人,就一定能够发现孩子的长处。而且,即便孩子真的很差劲,您也可以像楼老师那样,抓住机会鼓励孩子。

  鼓励之后要给孩子切实的帮助。孩子们都是需要帮助的,当您鼓励了孩子以后,当孩子的自信心有所增强以后,还需要成年人用实际行动帮助孩子巩固这份来之不易的自信心。所以,您需要给他最实际的帮助,如像楼老师那样寻找适合孩子的方法辅导孩子。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