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大王”郑渊洁在博客写北京今年高考作文,寥寥800字写得挺精练动人,但是却有学者认为郑渊洁在作文里用错了一处成语,该扣分。郑渊洁昨天对记者说,这所谓的出错,正是他作文里“最出彩”的地方。(6月14日《燕赵都市报》)
在那篇名叫《我坐杯子飞行》的高考作文里,郑渊洁别出心裁地用了“满招损”来形容往瓶子里不断填塞东西所必然造成的可怕结果。很显然郑渊洁不可能不知道“满招损”的本义与自满有关,“童话大王”曲解了“满招损”的含义,利用“满”的多义项,人为地把“自满”偷换为“填满”。表面上看问题不大,仅是耍了一次文字“噱头”,但一旦和规范严谨的高考挂钩,这就不是一个小问题。高考考纲明确规定正确并能规范地使用成语,这就要求学生首先能辨认成语使用正确与否,其次要求学生在作文中能正确规范地运用成语。郑渊洁既然写的是高考作文,我们就不应看身份打分,坚守公平公正客观地原则,用高考的评分标准扣去这一分。一者,告诫“童话大王”今后创作中应规范使用成语,切忌乱创新;二者,为考生做一个曲解成语的反面教材。
正如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梁永安所说:“对于有历史渊源的成语,当然应该使用其本来的含义,不能随意添加新的内涵。”的确,成语是汉民族语言璀璨不朽的瑰宝之一,成语故事短小而寓意深刻,修辞和谐而优美动听、激人情怀。因此,我们理应把成语当成文化遗产来保护,任何误解和曲解成语的做法,都是对文化遗产的破坏,导致文化的流失,该受到一定的惩罚。
匪夷所思的是郑渊洁不仅不同意扣分,反而认为这是自己最“出彩”的地方。所谓的“出彩”不过是把“自满”曲解成“填满”,顺词义行文而已。我并不觉得此举有多高明,反而觉得这是标新立异,弄巧成拙的诡辩。作为一位文字工作者尤其“童话大王”理应成为正确规范使用语言的表率,因为你身上凝集众多儿童眼球,你肩负着传承文明和文化的重任,你的一言一文都会对下一代产生莫大的影响,如果把曲解成语当作资本到处炫耀,最终只会让孩子们学起“满招损”一词时无所适从。
当下许多广告语任意化用成语的做法同样严重,为了标新立异,为了最大限度推销自己的商品,产品只要与成语中某字谐音,就故意写错(引号里为错字)。如药品广告:“咳”(刻)不容缓;补品广告:“鳖”(别)来无恙;空调广告:终生无(憾)“汗”;热水器广告:随心所(欲)“浴”;打印机广告:百闻不如一(见)“键”;涂料广告:好色之(徒)“涂”等等。这些不计后果的做法,赢得了短暂的商业利润,丢失的将是传承至今的祖宗文化。
规范成语使用刻不容缓,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