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名师说课 正文
文学体裁常识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6-13 09:15:38

  1.文学体裁,古代的,包括散文和韵文(诗、词、歌、赋等);现代的,包括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

  2.我国古代的每个时期或朝代的主要文学样式大致如下:

  (1)远古时期——原始诗歌(二言形式)、远古神话(女娲补天、精卫填海、夸父逐日、鲧禹治水、后羿射日等)、原始歌舞。

  (2)殷商时期——甲骨卜辞,铜器铭文,《周易》卦、爻辞,《尚书》文告。

  (3)西周初至春秋中叶——诗歌(四言形式)。

  (4)春秋战国(东周)——散文。历史散文有(左传》、《国语)、《战国策)等,诸子散文有《论语》、《孟子》、《墨子》、《庄子》、《列子》、《荀子》、《韩非子》、《吕氏春秋)等,另有军事著作《孙子兵法》。

  (5)战国后期——楚辞。

  (6)秦代——李斯的刻石文。

  (7)汉代——汉赋、汉代乐府诗、五言诗、杂体散文。

  (8)魏晋南北朝——骈文,五言古诗,七言古诗。

  (9)唐代——格律诗(近体诗),古体诗,古文,传奇。

  (10)宋代——词,话本,古文。

  (11)元代——曲。

  (12)明代——拟话本,小说。

  (13)清代——小说。

  3.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我国文学史上向来以“风”、“骚”并称,“风”、“骚”就是指以《诗经》“国风”民歌和屈原《离骚》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传统。

  4.我国古代诗歌两大传统承继脉络

  现实主义:《诗经》“国风”(源头)——汉朝乐府民歌(《孔雀东南飞》)(继承发展)——“诗史”杜甫的诗(高峰)——唐代白居易的诗和南宋爱国诗人陆游的诗(发扬光大)。

  浪漫主义:屈原(离骚)(源头)一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继承发展)一唐代李白的诗(高峰)一唐代李贺,宋代苏轼、辛弃疾,清代龚自珍(发扬光大)。

  5.我国古代诗歌的两大传统是互相联系、互相结合的。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诗人”和东晋陶渊明的诗,都是“风”、“骚”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孔雀东南飞》,也是描绘现实和抒写理想相结合的。

  6.我国古代诗歌在创作上善于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形成了源远流长的优秀传统。

  7.我国古代诗歌创造了不同体制

  诗---古体(四言、五言、七言、杂言)

  近体绝句(五言、七言)

  律诗(五言、七言)

  词----小令中调长调

  散曲

  8.我国古代散文发展和演变的情况如下:

  殷商卜辞和西周钟鼎铭文(原始形态)一西周时的《尚书》(第一部散文集)一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散文和诸子散文(散文创作发达)一汉代司马迁《史记》的纪传体为班固等所仿效,论辩体散文“议”、“论”、“疏”、“策”、“表”有很大发展(对诸子散文的继承与发展)一魏晋南北朝的散文更趋文学化,体裁增加了“序”、“记”、“书”、“注”、“表”等(鲁迅称之为文学的自觉时代)一唐宋时代出现了“八大家”;体裁更多,如“论”、“议”、“说”、“辩”、“解”、“原”等论辩体式,还出现了“赠序”和游记(全面丰收)一元代散文衰落,明代中叶复兴一清代文字狱使散文受扼杀,产生了适应统治者要求的桐城派古文。

  9.我国古代戏曲,是从元代以来发展成熟的,有杂剧(北曲)、南曲等。剧本一般每本分为四折,每折用同一宫调的若干曲牌组成套曲,必要时另加“楔子”(用在开头作为开端,用在两折间是过渡)。角色有正末、正旦、净等。

  10.我国古代小说的发展,大致经历如下几个阶段:

  (1)上古到先秦两汉,出现了神话传说和寓言故事,是小说的酝酿和萌生时期。

  (2)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志怪”、“志人”小说(亦称作笔记小说),是小说初具规模时期。

  (3)唐代文人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叫传奇,标志着小说的成熟。

  (4)宋代出现了白话小说“话本”,明代出现了“拟话本”,小说有了新的发展。

  (5)明清时代,文人创作了章回演义小说,出现一批不朽名著,古代小说发展到了高峰。

  11.我国古代小说有如下四大特点:(1)重人物刻画;(2)重故事情节;(3)重语言生动;(4)有说书印记。

  12.1919年“五·四”新文学运动时期创始和发展起来的新诗,是现代诗歌的主流;现代诗人用旧体诗来反映现代生活和思想感情的诗,也是现代诗歌。新诗采用白话,形式自由。

  13.散文的特征是“形散神不散”。“形”是指选用的材料、材料的组织和表达方式等;“神”,是指蕴涵于“形”中的思想感情和作者的写作意图。散文大致可分为议论散文、抒情散文和叙事散文三类。

  14.小说是一种通过人物、情节和环境的具体描写来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小说通过对人物的行为、语言、肖像和心理的描写,来塑造既有个性又有共性的典型人物形象。小说中的环境是形成人物性格、驱使其行动的特定场所,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环境对人物性格的体现起着强化作用,还能展示世态风情。小说的情节就是人物斗争和发展的过程,就是用以表现主题或人物性格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生活事件。情节一般包括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有的还有序幕和尾声。小说的主题就是小说通过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所表现出来的中心思想。

  15.戏剧是指各种具体样式的剧本,是以表演艺术为中心的文学、音乐、舞蹈等艺术的综合。戏剧冲突和戏剧语言,是戏剧文学的两个重要内容。戏剧冲突主要表现为剧中人物的性格冲突,这种冲突通过人物外部形体动作和内心动作来表现。戏剧冲突往往是集中的,而且是曲折发展、逐步上升到高潮的戏剧运动。戏剧语言包括人物语言和舞台说明。戏剧语言必须富于动作性、个性化和表现力,必须言简意丰,动听易懂。戏剧按内容性质分类,有悲剧、喜剧和悲喜剧(正剧);按表现手法分,有话剧、歌剧、舞剧、歌舞剧、诗剧;按结构形式分,有独幕剧和多幕剧;按题材分,有历史剧、现代剧、童话剧等。

作者:    来源: 大河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