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多作品不仅可以看还可以参与互动。
东北网双鸭山6月11日电 现在进入中国美术馆的人会发现这里满是忙碌的工地——即将在下周二向公众展出的“合成时代:媒
体中国2008”国际新媒体艺术展正在紧张布展,其中大多数作品都是观众可以参与其中的互动性作品,如此规模的新媒体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还是第一次。
和美术馆最常举办的绘画展览完全不同,这些新媒体艺术品使用很多技术设备,这让这次展览成为美术馆以往所有展览中使用电脑、电线和电工最多的一个展览。比如德国艺术组合f18 Robotic的作品《生动的厨房-快乐的21世纪末》看上去是个标准化的一般家庭生活用的厨房,但是突然你会看到一个杯子里的勺子可以自己转动,或者一个柜子发生声响,在感应技术和电子装置的控制下,日常的环境中也带给人突如其来的神秘感,还让一些人能想到鬼片电影中的情景。而加拿大艺术家大卫·洛克比的作品《拿走》则让观众成为作品的一部分——每个走到两个庞大的投影仪的观众会发现自己的身影出现在投影上,而且他们的头像被放大投影在屏幕上,同时会出现评论他们的形容词,例如“信任的”,“相关联的”,“饥饿的”等等。
■ 策展人说
“重新探讨‘现实’的含义”
将于6月10日公开展出的国际新媒体艺术展属于2008北京奥运年的文化活动之一。策展人张尕说这个展览已经筹备了将近两年,希望把一些最新的艺术作品带到北京展出。
“在这些作品中,你很难看到传统艺术品之美”,张尕说新媒体艺术已经改变了传统的艺术概念,其中很多作品探讨的人跟机器、数码技术和“现实”的关系,“在混合现实、虚拟现实等等不同层面的状况出现的时候,我们传统定义的现实是不是还存在?或者是不是已经被修正或者被重新界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