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文艺奏强音不应止于关健时刻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6-10 08:48:44

  在全国人民团结一心、抗震救灾的战斗中,中国作家没有缺席,文学艺术工作者没有缺席。他们用热血、用心灵、用笔与歌,加入到抗震救灾的战斗中。文艺作品在关键时刻,起到了温暖心灵、鼓舞斗志、讴歌人性光辉、凝聚国魂民心的作用,奏响了时代强音、民族强音!(6月4日《光明日报》)

  汶川地震发生后,我们的文学艺术工作者迅速行动起来,在最快的时间里,用热血、用心灵、用笔与歌,加入到抗震救灾的战斗中,以歌以文,讴歌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抗击灾害的伟大壮举,大大激发了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击自然灾害的热情和信心,让中华民族仁爱博爱,急公好义,一方有难、八方支援,众志成城,共克时艰的深厚传统被激活了、回归了、复苏了。此时此刻,我们的文学艺术工作者,才真正起到了一部巨大的社会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的作用。

  其实,作为文学艺术工作者,奏社会强音,应该是永远的担当,而不是止于关键时刻。这也是文学艺术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所决定的。在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文学艺术工作者,都要奋力担当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密切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大力发扬创新精神,努力成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李长春同志指出,文学艺术工作者,要为人民而写,为时代而歌,燃起精神的火炬,吹响奋进的号角,鼓舞和激励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幸福生活和美好未来!

  改革开放30年以来,尤其是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文学艺术事业发生了空前活跃的显著变化。但是毋庸讳言,随着市场经济全面而深入的渗透,在我们的文艺战线,在某些文学艺术工作者身上,由于艺术观念和思想道德的认识偏差,导致、产生了部分作品在“个性化”或者“真实”、“揭秘”的标榜下大行其道;恶搞、低俗、色情、暴力等媚俗手段成了某些作品的基本元素;伪现实主义、欲望化叙事、价值虚无、精神萎靡、伦理错位、道德失范等现象也时有所见。这样的文艺作品,愈带艺术性,愈有卖点,社会违害也愈大。

  健康向上的文学与艺术,是一个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源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让精神有了家园,民族信仰就不会发生危机,人的灵魂也不会担心没有安放的地方,社会才有正气、有公德。相反,非健康向上的文学与艺术,必定会让民族精神家园产生危机。由此可见,文学与艺术关系民族灵魂、社会和谐,文学艺术工作者只有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和使命,才能跟上时代,才能有更大的作为。也正是因为文学与艺术的社会关乎性,文学艺术奏强音,不应止于关健时刻,而应该成为文艺工作者永远的担当。

作者:    来源: 光明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