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子上托儿所一个多月,老师说他挺孤僻的。具体表现是,总是坐在一边,不和小朋友玩。实在被“逼”着一起玩,不到十分钟,又坐回去了。老师问他,他就说:“妈妈呢?我要妈妈回来!”说的时候,是那种很坚决的语气。
可是,我知道,你并不是孤僻,你只是需要时间。你才只有三岁零三个月。
我从没见过像你这样对世界抱有极大热情小孩。
自从你会讲话,你就主动和每个认识的、不认识的人打招呼。小区里的人大多认识你,都知道我们是你的爸爸妈妈。他们和你打招呼,顺便和我们打招呼。如果哪天我们出门的时候没带着你,就没人理会我们。
我也从没见过,像你这样喜欢和小朋友玩的小孩。远远地望见,就欢呼着飞奔而去,一路嚷着“小朋友,我来了!”
你十分热情地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虽然他们来了以后,你便自顾自地玩,并不怎样搭理人家。是啊,你这么小,哪里懂得招待客人?后来,你懂事一点了,就指挥着妈妈把所有的零食拿出来,摊在桌上。你固执地剥开每一样糖果,坚决要塞在小朋友嘴里。
你甚至邀请小区里的老人到家里做客,有一次,你死拉硬拽地把一位奶奶请回家。我回到家,刚进门,你迎面大声说:“妈妈,有一个朋友来看我!”我以为是哪个小朋友,进到客厅见到那位老太太。现在想起来,还觉得好笑。
你在小区玩,到回家的时候了,就要去看看河里的小鱼。经过草地,你要去看看红色的五瓣花。你跟月亮说再见,跟小猫说再见,跟一切知名的、不知名的东西说再见。有一阵子,你喜欢揪路边的草。我说:“小草要痛的。”你连忙地轻抚它们,告诉它们:“我不碰你们了,不要哭哦。”
你两岁半的时候,我带你在小区玩,远远地来了辆摩托车。你说:“妈妈,这个人我不认识。”
自然是不认识,那是送快递的。我赶紧趁机教育你:“不认识的人可以不说话。你看妈妈有那么多人不认识,就不说话。”
你说:“可是我想跟他说话啊。”
说着,你大声喊:“叔叔!”那个被唤作“叔叔”的,愣一下,忙说:“小朋友,你很乖。”
于是,我知道了为什么那些送报纸的、卖废品的叔叔,甚至超市的营业员阿姨见到你,都会打招呼了。
那天,我去剪头发。你坐在边上,理发师拿着吹风机看着你。你很大方地说:“你好。”
在你看来,所有的人和你都是一样的,并不因为他是大人,就更尊敬些或者畏缩些。我在世间,再没有见到像你这样彻底真实的人。
每次我下班回到家,你扑过来,哀哀地说:“妈妈,我想你了。”然后,急急地拉着我去车站等爸爸。
你从托儿所回来的第一天,晚上睡觉的时候,号哭着:“我在托儿所想妈妈了,我在托儿所想爸爸妈妈了。”是何等的伤心。
你坚决要妈妈把明天变成星期六,你说:“我要星期六来,我就要星期六来!”
然而,你终有一天要长大。
好几次爸爸下班回家,要抱你,你却扭开了,只是跑前跑后地跟着,陪他洗脸洗手。并不像原先那样,扑在爸爸身上要抱抱了。
经过大门口,你照例热烈地跟门卫伯伯打招呼,只是不再报告自己的去向。人家问你,你说:“出去有点事。”全然大人的口气。若在以前,你是一定要交待清楚的:妈妈工作、爸爸出差、去和谁吃饭、到银行存钱还是取钱。
你说:“家里的事不可以告诉人家。”
我心里升起一阵悲伤:从此,你要长大,长成和我一样的人了。
我写下这些,痴心地要把那个天真淳朴的你永远留在这篇文章里。等你长大,给你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