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6月5日电 今春,双鸭山市抓住天气晴好、土壤墒情适宜的有利时机,加大组织推进力度,迅速掀起大田播种高潮,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春耕生产任务。目前,全市大田播种已经结束,实播各类农作物621.8万亩,完成计划的100%(其中,小麦0.8万亩,玉米192.5万亩,大豆252万亩,油料作物45.6万亩,薯类13.1万亩,甜菜7.69万亩,其它作物30.1万亩)。水稻插秧工作已于5月25日全面结束,共完成插秧面积63.2万亩,占应插面积的100%,水田实现了不插六月秧的目标。
超前谋划备春耕生产。双鸭山市于3月下旬制定并下发了《全市备春耕生产工作方案》,成立了由市委常委、副市长高民为组长的备春耕生产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四个工作推进组,由涉农相关单位组成。这四个工作推进组在整个备春耕生产过程中,深入一线,靠前指导,帮助基层解决实际困难。同时,组织各级农业部门技术人员共600余人全部下乡蹲点实行包村到户到地块,落实生产计划,开展面对面的技术指导服务,为农民增收提供技术保障。
大力推进科技备耕进度。去冬今春以来,抓住农闲和备春耕的有利时机,以“送科技下乡”活动为载体,围绕推广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开展培训。目前,全市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1026期,培训人数13.6万人次,举办科普展览40次,举办科技大集39个,举办广播电视讲座74期,发放科技资料10余万份,发放光盘4100多盘,全面提高了广大农民的生产技能和综合素质。并通过农业信息网络平台,及时向农民发布有关生产、气象、技术、市场等有价值、操作性强的农业信息1200余条,为农民合理安排春耕生产提供了有效的信息服务。
增强春耕生产投入能力。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投入预计24.4亿元,春耕期间种植业共筹集资金14亿元。落实化肥9.6万吨、柴油4万吨、农药1240吨、农膜991吨、种子4.3万吨,完全能够满足春耕生产的需要。我市7647万元粮食直补资金、15072万元综合直补资金和744.24万元水稻良种补贴资金已通过“一卡通”形式及时足额发放到农民手中,充分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
高标准高质量地抓好春耕生产。重点在投入品标准、整地标准、农时标准和播种标准上下功夫,力争把各种作物全都播在丰产期内,确保一次播种保全苗。在播种上,坚持良种良法结合,大力推行模式化栽培,重点抓好现代农业示范点建设和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发挥科技提质增产作用。积极引导农民按绿色食品和无公害食品操作规程和技术要求种植,淘汰高毒、高残留农药的使用,落实绿色水稻45.4万亩、绿色大豆70.1万亩、绿色玉米12.6万亩、绿色小麦6万亩。全市推广落实水稻大中棚超稀植栽培技术、水稻节水增效栽培技术、玉米通透栽培、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大豆“垄三”栽培、大豆重迎茬综合高产栽培技术等高效先进新技术累计超过534万亩。
为扩大春耕生产取得的成果,从六月份开始,双鸭山市将重心转移到抓好大田管理上,出苗后要组织农民及时整地、铲蹚、消除田间杂草,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应用生物和技术措施搞好病虫草害的防治工作,提高作物产量。增强防灾抗灾意识,搞好农田水利工程建设,消除隐患,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为夺取全年粮食丰产丰收奠定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