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6月5日电 法律援助作为保障经济困难公民平等地获得司法保障和法律服务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在维护外出务工人员合法权益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在哈尔滨市召开的城际间法律援助协作研讨会上,全省13个地市共同签署了《黑龙江省法律援助协作公约》。
《公约》的签署标志着双鸭山市成为城际间法律援助协作城市,同时也意味着为外出务工人员申请法律援助开通“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并通过城际间法律援助的协作互动进行维权。在城市合作机制下,外出务工人员维权既可以向户口所在地的法援机构求助,由当地法援机构负责办理委托手续,转交相关材料于发生地法律援助机构,也可以直接向发生地的法援机构求助。签署城市的法律援助机构之间可相互委托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认可彼此的法律援助案件工作函、介绍信和法律文书。随着《公约》的签署,大大降低了援助机构异地办案成本,简化了异地取证程序,同时保证我市外出务工人员在签署协议的任意城市享受平等快捷的法律援助服务,也为务工的农民工申请法律援助免去奔波之苦。
该协议的签署,不仅有利于加强城际间法律援助的交流与协作,实现资源整合和优势互补,而且为全省各地市法律援助进一步实现“应援尽援、尽援优援”的目标提供了平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