惨绝人寰的汶川大地震,对我们国家、对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场严峻的考验。它考验人性,考验国家的行政能力和应变措施,更考验国魂。令国人欣慰的是,仿佛总是长不大的孩子——所谓“80后”(以及更年轻的“90后”)——在惨烈的灾变之后,集体英勇地站到共和国的前线,用坚强、韧性、专业知识与责任感,努力支撑起灾难中的祖国,让长辈们刮目相看。
是的,如果不是这场地震,很多人都在用挑剔的、叹息的、不屑的目光,看着“80后”(“90后”)这一代中国历史上堪称空前的独生子女群体。他们真的让人不放心:在浮躁的商业社会接受教育,似乎远离经典,享受着长辈们所不屑的快餐文化、网络文化,在分数、游戏、物质享受的氛围中长大,在家长眼中,“冷漠”、“自私”、“叛逆”、“自我”成了他们的代名词。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地动山摇面前,迅速地冲到前线的,正是平时不被看好的“80后”群体。
英勇的解放军、武警战士,在第一时间冒着余震冷静而紧张地展开生命救援;在泥石流的间隙中开山劈石修筑生命通道;从大山中披荆斩棘背出受伤的乡亲,又背上粮食、洁净水翻越大山送到奄奄一息的受灾群众手中……他们是不折不扣的“80后”,一群18岁到28岁的年轻人,谁说他们不能吃苦、没有责任感?
众多青年志愿者,不用单位号召和组织,只是听到了废墟中残存生命的召唤,听到灵魂深处的呐喊,他们义无反顾,通过网上论坛等联络方式,扔了钟爱的工作、关了苦心经营的企业,携手奔赴灾区,参加灾区救援、受灾群众安置、灾后重建等一系列工作。为了不消耗灾区资源,他们自带帐篷、自带食物,静悄悄地把巨大的物质与心理支持奉献给灾区,在共和国的历史上,首次亮相了一个数目庞大、能量无穷的民间志愿者大军形象。谁说他们“冷漠”和“自私”?
还有医疗救援队、灾后重建对口支援工作者,还有参与捐献的更加庞大的人们,无不闪现着“80后”青春的面庞。
而更小的“90后”,也用他们稚嫩的坚强在温暖着长辈受伤的心灵。灾区的孩子,几乎无一例外,都聪慧而漂亮,那是发自内心的、灾难摧不垮的美丽。“叔叔,先救我的同学”、“同学,别睡着,再坚持一会儿!”“让我唱一支歌吧,来,阳光总在风雨后”……从学校的废墟深处,传来这些“90后”孩子坚强的声音,让我们深深地震撼、由衷地钦佩。
事实上,“80后”(“90后”)身上体现出来的大爱、大善与大勇,并不令人意外。他们的出色表现,是改革开放三十年最丰硕的成果。和前辈相比,他们或许缺少磨难与挫折,但在思想解放和网络时代长大的他们,拥有前辈不曾有过的开放的阳光心态、面向世界的胸襟、整合吸收海量信息的能力,他们能够方便地接触到人类文明最优秀的精华,拥有天下各个角落的朋友,他们不是一个人在战斗,网络及网络后的面孔,成了他们的坚强后盾。
现在,他们也是经过磨难的一代人了,薪火相传的中华民族,有了让人放心的新一代,他们能够撑起中国光辉灿烂的未来。
相信他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