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e网超市 > 世界风云 正文
“发现”号成功对接国际空间站(图)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6-04 08:50:55

 

“发现”号成功对接国际空间站

6月2日,“发现”号航天飞机和国际空间站对接后,双方宇航员热情拥抱(电视截图)。美国东部时间2日14时03分(北京时间3日凌晨2时03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与国际空间站顺利对接。“发现”号将在空间站停留9天,其间宇航员们要进行3次太空行走,组装“希望”号实验舱。

  东北网双鸭山6月4日电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美国东部时间2日14时03分(北京时间3日2时03分)与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使持续近两天的太空飞行暂告段落。

  “发现”号此行为国际空间站送去日本建造的“希望”号大型太空实验舱主体加压舱段以及空间站使用的备用厕所泵。“发现”号美国宇航员格雷戈里·查米托夫将替换今年3月前往空间站的美国宇航员加雷特·赖斯曼。

  对接

  北京时间3日2时03分,“发现”号机组指令长马克·凯利操作“发现”号同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当时,“发现”号和国际空间站正在南太平洋上空340公里高的轨道上飞行。

  国际空间站出现在视野后,凯利通过无线电对等待的空间站成员说:“我们盼着看见你们这些伙计。”

  “你不知道我们也多盼着看到你们”,空间站上的美国宇航员赖斯曼回答。

  “发现”号向空间站靠拢时,赖斯曼播放起美国西部乡村歌曲《护航》。“继续稳稳地往前走,‘发现’号,”赖斯曼向“发现”号机组成员喊道。

  对接后大约1个半小时,“发现”号和国际空间站打开对接舱门。机组成员和空间站人员热情拥抱。之后不久,空间站指令长谢尔盖·沃尔科夫向“发现”号上6名美国宇航员和1名日本宇航员讲解安全事项,帮助他们熟悉远离家园的“新家”。

  安检

  对接前1小时,“发现”号在国际空间站下方约180米处作了个360度旋转,使空间站成员得以拍下“发现”号机腹的数百张清晰照片,供地面工作人员分析“发现”号机腹隔热板在发射升空过程中是否受损。

  2003年,“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时,大块泡沫从外挂燃料箱上脱落,破坏了隔热板,致使“哥伦比亚”号返回地球过程中解体。“哥伦比亚”号惨剧发生后,航天飞机同空间站对接前的“大翻转”安全检测成为标准工作程序。

  地面图像专家将仔细研究“大翻转”过程中拍下的“发现”号机腹图片,以及“发现”号发射过程中的大量照片,以确认“发现”号是否具备6月14日安全返航的条件。

  希望

  “发现”号这次运载的最重要物件是“希望”号实验舱的主体加压舱段。它长约11米,宽约4.4米,重约15吨,如同一辆大型长途客车大小,占据了“发现”号几乎全部有效载荷空间。

  “希望”号实验舱部件分3次向国际空间站运送。首批部件今年3月已送达。这次是第二批。实验舱和配套设备价值超过20亿美元,建造过程历时20多年。建造者盼望“希望”号实验舱早日实现设计用途。

  “仅发射升空并把它放到空间站上还不够,”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理事长立川敬二在“发现”号升空后说,“这一计划的真正目的是利用实验舱开展实验。我们认为,实验最早有望在今年8月开始。”

  “发现”号送去的备用厕所泵,则让国际空间站人员有了盼头。大约两星期前,空间站上唯一的厕所出现故障,迫使空间站人员每天手动冲厕数次,苦不堪言。备用厕所泵有望修复这座俄罗斯造的太空厕所。

  按照计划,“发现”号同国际空间站对接后,宇航员迈克·福萨姆和罗恩·加兰须在空间站的一个低气压舱过夜,准备次日的太空行走。

作者:    来源: 腾讯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