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性及解释
quake lake;
barrier lake;
avalanche lake;
dammed lake
例句
The upper stream of the Qianjiang River near Beichuan County was damaged in the May 12 earthquake, forming "quake lakes" as water was shoved from its bed by rock and mud slides sent off by the earthquakes.
位于北川县附近的黔江上游地区在5月12日的地震中受损,地震引起的泥石流及石块滑落使河水贮积形成了“堰塞湖”。
目击堰塞湖

5月21日,被山体滑坡堵塞的涪江在平武县平通镇已形成一个堰塞湖。

“5·12”大地震发生后,位于川北山区的绵阳市平武、北川、江油等县市山体大量滑坡,将沿线峡谷中的河道堵塞,形成十多个高水位的堰塞湖。目前,水利部门正在实施24小时监测,以防堰塞湖有可能导致的重大洪灾。(新华社记者 周文杰 摄)
5月21日,位于平武县平通镇平南乡的涪江堰塞湖高出的水位已淹没部分农田和房屋。(新华社记者 周文杰 摄)

5月21日,一名当地水利工作人员在平武县平通镇林家坝村查看刚刚疏浚出的堰塞湖水道。

“5·12”大地震发生后,位于川北山区的绵阳市平武、北川、江油等县市山体大量滑坡,将沿线峡谷中的河道堵塞,形成十多个高水位的堰塞湖。目前,水利部门正在实施24小时监测,以防堰塞湖有可能导致的重大洪灾。(新华社记者 周文杰 摄)
5月21日,位于平武县平通镇平南乡的涪江堰塞湖高出的水位已淹没部分农田和房屋。(新华社记者 周文杰 摄)
堰塞湖定义
新华网四川都江堰5月19日电(记者姚润丰、杨三军)堰塞湖是由火山熔岩流或由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山崩滑坡体等堵截河谷或河床后贮水而形成的湖泊。由火山熔岩流堵截而形成的湖泊又称为熔岩堰塞湖。
水利专家介绍,堰塞湖的形成有四个过程,一是原有的水系;二是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物质。三是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四是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处置不当会引发重大灾害。专家表示,堰塞湖的堵塞物不是固定永远不变的,它们也会受冲刷、侵蚀、溶解、崩塌等。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出现,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有可能导致重大洪灾。
堰塞湖形成过程
1、原有的水系。
2、原有水系被堵塞物堵住。堵塞物可能是火山熔岩流,可能是地震活动等原因引起的山崩滑坡体,可能是泥石流,亦可能是其他的物质。
3、河谷、河床被堵塞后,流水聚集并且往四周漫溢。
4、储水到一定程度便形成堰塞湖。
堰塞湖多见地区
由山崩滑坡所形成的堰塞湖多见于藏东南峡谷地区,且年代都很新近,如1819年在西姆拉西北,因山崩形成了长24-80km,深122米的湖泊。藏东南波密县的易贡错是在1990年由于地震影响暴发了特大泥石流堵截了乍龙湫河道而形成的,波密县的古乡错是1953年由冰川泥石流堵塞而成,(实则也属冰川湖)。八宿县的然乌错是1959年暴雨引起山崩堵塞河谷形成的。
台湾地震活动频繁,1941年12月,嘉义东北发生一次强烈地震,引起山崩,浊水溪东流被堵,在海拔高度580m处溪流中,形成一道高100m的堤坝,河流中断,10个月后,上游的溪水滞积起来,在天然堤坝以上形成一个面积达6.6km2,深160.0m的堰塞湖。
最新的堰塞湖是2000年4月发生的西藏易贡藏布大滑坡引起的。滑坡前的易贡湖盆地流淌着易贡河,它并不完全充满湖水,而是多条漫流呈网状分布,总面积只有26km2,堵断易贡河后形成的易贡湖成为一个覆盖面积约33km2的大湖。
熔岩堰塞湖举例
我国东北的五大连池旧称鸟得邻池,在五大连池市郊,地处纳诺尔河支流--白河上游,北距小兴安岭仅30.0km,系由老黑山和火烧山两座火山喷溢的玄武岩熔岩流堵塞白河,使水流受阻,形成彼此相连呈串珠状的5个小湖得名。
五大连池火山群的火山活动始于侏罗纪末至白垩纪初。据史料记载,最近的一次火山喷发,始于1719年(清康熙58年),而清《黑龙江外记》的记载则更详:“墨尔根东南,一日地中忽出火,石块飞腾,声震四野,约数日火熄,其地遂呈池沼,此康熙五十八年事”。这次火山喷发,堵塞了原纳漠河的支流--白河,迫其河床东移,河流受阻形成由石龙河贯穿成念珠状的5个湖泊。
五大连池湖水清澈,从附近火山峰顶望去,有如一画面明镜,映射着天光云影,美不胜收。
黑龙江省的镜泊湖就是由第四纪玄武岩流在吊水楼附近形成了宽40m,高12m的天然堰塞堤,拦截了牡丹江出口,提高了水位而形成的面积约90.3km2的一个典型熔岩堰塞湖。镜泊湖四周为群山环抱,森林茂密,风光秀丽,不仅有火山口森林,溶岩洞与唐代渤海的遗址,还有湖中的大弧山、小弧山、珍珠门、吊水楼瀑布与镜泊山庄等“八大名景”,从而成为我国著名的旅游湖泊。
汶川地震堰塞湖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北川部分地区被堰塞湖水淹没,地震形成了大面积堰塞湖泊。四川汶川特大地震造成34处堰塞湖危险地带。国家水利部和四川省水利厅组成了抗震救灾水利部,认为地震所形成的33座堰塞湖目前暂无危险。并组织了“敢死队”,对每一个堰塞湖实施24小时监测,一旦出现发生溃坝的征兆,将立即发出预警,并及时疏散群众。
灾区形成的堰塞湖,一旦决口后果严重。伴随次生灾害的不断发生,堰塞湖的水位可能会迅速上升,随时可发生重大洪灾。堰塞湖一旦决口会对下游形成洪峰,破坏性不亚于灾害的破坏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