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地震中的助产室
地震中的助产室
5月12日下午2点28分,地震发生时,主治医师包惠珍正在为一位高危孕妇做剖腹产手术。她刚把婴儿从母亲子宫中取出来时,手术室所在的医院大楼突然剧烈晃动起来,手术室里备用的两个氧气瓶"咣当"一声,摔倒在地。墙壁上的水泥哗啦啦散落下来。此时的手术室里顿时一片狼藉。望着病床上刚开刀后的孕妇,还有刚刚出生的婴儿,正在实施手术的医生不知如何是好,此时如果他们乱了手脚,手术台上的母婴就随时会有生命危险。"不要慌,大家保持镇定。"包惠珍吩咐其他医生,手术继续进行。手术室里,三位主治医生,两位麻醉师,一位助产师,还有两位护士,各就各位。由于胎内缺氧,婴儿刚出生就没有自主呼吸,包惠珍立即实施人工呼吸,持续三四分钟后,才听到孩子第一声清晰的啼哭声。这时,他们才急忙把母婴向楼下抬运。5月15日,武都区中医院院长龙海说:"地震发生后,别人可以跑,但我们的医生不能丢下病人跟着跑。"面对残酷的地震灾害,当地各家医院的医务工作者,迅速将住院病人安全转移到院子里、马路上,每个医院都很快搭建临时医疗帐篷。陇南地区第一人民医院还在临时搭建的帐篷里,建立起临时手术室,及时救治当地受伤群众。截至5月16日18时,陇南市三级医疗机构累计诊治伤员6253人,住院1272人,已出院676人,同时向天水市第一人民医院转诊重伤员11人。天水、甘南等地医疗机构伤员救治工作也在紧张有序地开展,每一位伤员都有专人护理,生活都有专人照顾。不论来自何方,不论是否相识,灾区的所有医务工作者都只有一个信念:我在灾区,我愿付出全部努力。
天使空中来
重灾区什邡县,空降兵医疗分队依次排开的9顶帐篷里,人来人往,伤病员正在排队接受治疗。
14日凌晨1点,接到上级命令后的空降兵医疗分队跟随空降兵大部队一起,乘坐伊尔76飞机抵达四川某军用机场,又马不停蹄直接开赴震区什邡。他们带来了50吨器材,其中有各种手术器械、诊疗器械以及先进的远程医疗设备等。放下行装,他们不待休息片刻便支起救护设施开始了救治工作。
"快,先输液!"随着救护车呼啸而来,骨科专家、空降兵457医院院长李菊成一边吩咐一边赶紧准备手术。简陋的帐篷里,李菊成有条不紊地对这名从洛水震区送来的严重骨折病人进行手术。"目前我们空降兵医疗队已救治近600人,开展手术66台,抢救危重病人6位。"李菊成骄傲地告诉记者。
在这支医疗队还有18朵"金花",她们用女性特有的温柔温暖着病人的心田、抚慰着他们的痛苦。这时,一个叫唐山的10多岁的小男孩被紧急送到护士谢海兰面前。小男孩脸部、手臂多处受伤,一看见针头就往后躲。谢海兰一边温柔地跟小男孩说话,一边轻轻地握针,准确地扎了下去。
又一名老年病人送来了,受到精神刺激的他问啥话也不答,护士姜楠灵机一动,在一个纸牌上写上"腹痛?""伤口痛?"通过一个个手势、一个个眼神,她便了解了病人的苦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