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5月30日电 近日,“中韩比较现代化论坛”第一次学术会议在中国人民大学逸夫会堂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韩国文化院院长朴永大、2008年北京奥组委宣传部副部长徐达在会上致辞。中韩两国高等教育、政府界、企业界人士就中韩比较现代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和对话。
据悉,“中韩比较现代化论坛”是由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和韩国韩中思想文化研究所等单位为了促进中国大陆的韩国问题的教学和研究,促进韩国学界对中国问题的研究,增进中韩两国学术界的交流和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尤其是促进中韩比较现代化的研究和教学而成立的。
“中韩比较现代化论坛”主要致力于促进现代化问题的比较研究尤其是中国现代化与韩国现代化的比较研究。具体包括:第一,促进中国学者对韩国问题的综合研究和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包括朝鲜半岛和亚太地区的和平与发展问题的研究。第二,促进韩国学者对中国问题的综合研究以及相关教学活动的开展。第三,促进对中韩关系问题的研究。第四,促进中韩两国学者在比较现代化研究领域的交流与合作。
与会学者随后围绕“李明博总统时代的中韩关系展望”、“北京2008年奥林匹克运动会对朝鲜半岛的影响”、“奥林匹克与城市文明”展开了深入研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韦旭升教授、大韩贸易投资振兴公社北京贸易馆馆长郭福墠、韩国国立釜山大学历史科崔德卿教授、北京体育大学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李庚全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发展研究中心张云飞教授、张旭副教授等在会上作了发言。中国人民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副主任齐鹏飞教授,北京大学历史系宋成有教授,《南都》报社记者、韩国韩中思想文化研究所研究员郭宇宽分别主持开幕式和各个专题。中国人民大学“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中心副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秦宣教授作大会总结。
中韩两国一衣带水,文化传统相近,友好交流的历史源远流长。中韩之间的文化交流,有助于更好地推进两国现代化的发展。自1992年8月24日中韩正式建立外交关系以来,两国的政治、经济交往和文化交流得以迅速发展。韩国的现代化也逐渐成为我国学者关注的热点之一,并引起了高度重视。近几十年来,中韩两国经济迅速腾飞,社会不断进步,创造了与西方不同的现代化模式,其突出特点体现在两国共同的历史文化根源——儒家文化上。作为古代中韩两国共同的历史文化,儒家文化与东方传统的社会是相适应的,它在中韩两国现代化进程中仍然有着重要的影响。儒家文化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维系中华各民族共同心理、共同价值追求的具有重要意义的思想纽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