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青霞惊闻噩耗,十分感伤地说:“我去年9月去看过他,当时大家都以为他已认不得我,他却附耳轻说‘青霞嘛’,大家都笑了!”(资料照片)
东北网双鸭山5月28日电 一手提携林青霞的台湾导演宋存寿日前病逝,终年78岁,林青霞昨晚(5月27日)惊闻噩耗后伤心不已,她说:“我去年9月去看过他,当时大家都以为他已认不得我,他却附耳轻说‘青霞嘛’,大家都笑了!”宋存寿当年执导的电影《窗外》,从众多试镜女孩中挑选林青霞参演电影,让她跃上银幕,展开银色旅途。
曾执导《破晓时分》、《窗外》、《母亲三十岁》等片的重量级导演宋存寿,疑似肺炎高烧不退,于昨天下午病逝,他的遗孀赵瑛瑛,以及两个女儿都在床边送他最后一程。
好友导演李行表示,宋存寿前年住进赡养院后,求生意志一直很强,今年农历年前往探望时,他的意识时而清楚、时而模糊,虽认出李行,却问一旁的护士,“小胡(胡金铨)怎么好久不见?”
这位影坛好好先生一生抑郁不得志,以致在2001年发表金马奖终生成就奖得奖感言时,藉由女儿之口说出:“我从影40年,执导过30部电影。奈何时运不济,今生与大奖无缘,多擦身而过。”不过,他的识人眼光过人,曾将秦汉、林青霞、陈秋霞等琢磨为闪亮的明星。
林青霞和宋存寿相识35年,去年9月曾去赡养中心探望,坐在轮椅上的宋存寿和她说说笑笑,两人双手交握,刹那间,一辈子的前尘往事像胶卷般浮现眼前,令她百感交集,十分感动。
宋存寿那天还对她说,他做了个梦,梦到早他一步走的胡金铨来叫他去拍戏。李行导演得知后率性地回一句:“他来干什么,叫他回去!”林青霞说,这对名导好兄弟的感情深厚,尽在言语间。
宋存寿晚年为帕金森症所苦,林青霞曾有好长一段时间没见到他,直到她母亲过世,宋导演前来致意,两人才又见面。林青霞请他吃饭时闲话家常,还特地敬他一杯:“我以前太年轻不懂事,常惹您生气,您可不要介意啊!”当时已有手抖症状的宋导演开心地呵呵笑。宋存寿是林青霞璀璨银幕生涯的推手,他执导的《窗外》从众多试镜女孩中慧眼独具地挑中了她。只是当年的林青霞刚从高中毕业,还不满18岁,父母坚决反对她进这个圈子,宋存寿却成功让她跃上银幕。两人前后合作了《窗外》、《古镜幽魂》、《女记者》和《绿色山庄》等4部片。
当年宋存寿执导的《窗外》曾有意请甄珍演江雁容这个角色,甄珍太忙没接;如果他没一眼看出新人林青霞的明星特质;又如果他没以好好先生的形象说服林家两老……或许就要改写台湾电影史了。
以人文素养深厚、风格隽永淡远见长的宋存寿在华语影坛与李行、李翰祥、胡金铨等人齐名,并有“文人导演”称誉。他的《破晓时分》、《母亲三十岁》与《窗外》是最具代表的经典。
《破晓时分》将时间压缩在破晓前的一夜,藉由黑夜与人性扭曲挣扎的交织,呈现年轻差役面对冤狱、腐败官场的无力;《母亲三十岁》温厚地描绘女性的爱欲与父权文化下的母子冲突;《窗外》更开纯爱电影风潮之先,以爱情文艺片包装对升学主义的反抗和礼教压力造成梦想幻灭的悲伤。(鱼鱼/文 )
宋存寿大事纪
1930年/9月2日出生于江苏省江都县。
1955年/经胡金铨介绍进入四维影片公司,首度接触电影,编写罗维导演的《多情河》剧本。
1956年/由李翰祥介绍进邵氏电影公司任编剧。完成剧本《一夜风流》。
1958年/随卜万苍加入童月娟的新华电影公司,随该公司的《青城十九侠》外景队头一次来台。
1963年/与王卜一、萧铜三人合编李翰祥执导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剧本。12月随李翰祥来台组“国联”电影公司,任李翰祥《七仙女》副导演。
1965年/完成首部执导电影《天之骄女》。
1966年/完成《破晓时分》,被誉为华语片经典。
1972年/与联邦影业新演员出身的赵瑛瑛结婚。与郁正春、杨伟雄合组“八十年代”电影公司。执导影片《母亲三十岁》。
1973年/执导琼瑶小说改编的影片《窗外》,慧眼发掘新人林青霞。
1974年/执导石隽、林青霞主演的电影《古镜幽魂》,风格婉约,人鬼恋意在言外。
1976年/执导陈秋霞主演的电影《秋霞》,陈秋霞也以该片在金马奖中封后。
1978年/执导《此情可问天》、《花非花》、《留下一片相思》等爱情文艺片。
1982年/首度执导电视剧,作品为张艾嘉制作《十一个女人》系列之《洞仙歌》。执导电影的《老师·斯卡也答》,为导演的最后一电影。
2001年/3月获法国杜维尔亚洲影展颁发象征终生成就奖的“金莲奖”,推出“向大师致敬:宋存寿影展”。12月获第38届金马奖终生成就奖。
2006年/5月因长期受帕金森症所苦,住进台北市大园赡养院。
2008年/5月27日下午3时30分因肺炎高烧不退病逝大园赡养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