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电化基地建设战略指明了大方向,双鸭山要抓大项目,高起点地搞好规划。本人有幸参加哈大齐工业走廊的调研,对于东北振兴战略的提出,认为有它的历史背景和科学必然性,战略上有两大重点:一是在体制、机制上创新,加快国企的体制、机制的转换。创新体制、转换机制是发挥区域优势的基本思路。二是中央知道东北有良好的产业基础,发展起来比较快,在改革开放中发挥区域优势,所以,东北地区的一条核心理念就是改革。东北的产业有相对的单一性,但哈大齐走廊、中国煤电化基地,还有丰富的农业、开放的延边地区,都是黑龙江的优势。所以说,在煤电化基地建设中,将强化思路落实到具体的规划、项目、行动和措施上,煤电化基地建设将会加深或拉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
实际上,能源的危机已经很大程度地制约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石油的价格、煤企的体制、电存库容量不够等等,所以应当支持煤电化基地,把煤产品吃干榨净。但规划更要扎实,做好与国家的对接。黑龙江的煤炭资源丰富,包括双鸭山好几个板块在开采,这个资源的组合究竟有多大能量可以拿出来搞煤电化基地建设,之后谁来整合,这都是需要考虑的问题。双鸭山煤电化基地是六城市的核心区域,也是重要的支撑点。招商引资有资源就不怕,而且形成规划以后,要把这个规划上升为国家的甚至于振兴东北的一个支撑点,要有这个理念,必要时要加以研讨和认识的深化,还要求得上下的一致,希望得到国家的战略支持。
还有可持续发展的工作,不能等到资源枯竭以后再回过头来去研究这些问题。双鸭山不是资源枯竭城市,是资源型城市。现在我国大部分的资源枯竭型城市状况是:规划的时期已经过去了,资源也开采完了,企业也关闭了,生态环境也破坏了,剩下的只有政府来指导,双鸭山在发展过程中就已经注意到了这个问题。国家在枯竭城市中强调建立四个机制,其中两个重要的就是商品产量研究机制和生态环境的恢复。如果企业在这个地方开采资源,就必须保证我们的生态环境恢复的彻底。如沉陷区、煤矸石的问题等等,这就是需要边开发边治理。再就是转产问题,在机制上做文章,中央和地方怎么接洽问题等等,总之,我们要有这个意识,保证有序的、可持续的发展。
另外,现在双鸭山有117亿吨煤炭资源,但应该加大勘探力度,借鉴石油的风险勘探经验,把储量拿实。在勘探权和开采权的问题上结合起来,谁投钱、谁管风险勘探,谁有可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