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论坛 正文
为何精品剧重播愈演愈烈?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5-26 09:11:56

  曾几何时,电视剧重播蔚然成风。面对荧屏上乐此不疲的重播,真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重播电视剧让不能每天在同一时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从而错过精彩剧情的观众“亡羊补牢”,让电视剧迷们能够重温经典,但电视台轰炸式的频频重播,也令一些观众生厌。

  曾几何时,用遥控器遍扫各个频道,常常“众台一面”,不是陆涛(《奋斗》男主角)、许三多(《士兵突击》男主角)就是朱开山(《闯关东》男主角),频道换来换去,总是重复着这些熟悉的面孔和烂熟于心的对白。《新白娘子传奇》、《西游记》、《还珠格格》常年流连于寒暑假期档,如今的《武林外传》、《家有儿女》、《奋斗》更是连番冲击荧屏,重播剧已占据了电视荧屏的半壁江山。各大电视台、卫视台在纷纷重播之余,更是得寸进尺,抢占了向来为首播剧保留的黄金时段。

  精品剧重播历来是电视台提高收视率的法宝,现今,连央视也应时而动地加入了重播精品剧的行列,史无前例地按年限买下了《士兵突击》的播出权。2007年,北京电视台的首播剧为6个档期,而重播剧则从7个档期增至11个档期,重播集数也是首播剧的两倍,还不包括自然重播。

  部分电视剧首播不敌重播

  现今,我国已是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播出大国。全国平均每天生产电视剧40集左右,有1764个电视剧播出频道,占全国电视频道总数的89.4%。面对如此声势浩大的电视剧生产和播出,脚跟未稳的首播剧在电视剧“汪洋”中很容易遭到观众的忽视。通过首播的预热,电视台趁热打铁安排重播,招徕许多早已热切期待的观众。

  时下频频现身于荧屏的许三多和陆涛,初次亮相荧屏时都默默无闻。2006年《士兵突击》在陕西台都市青春频道悄无声息地首播,然后在网络上规模性流传,那句“不抛弃,不放弃”深入人心,迅速掀起这部没有美女、没有爱情、没有明星的“三无”电视剧在各大电视台的重播热潮,并摘得2007年电视剧收视桂冠。而青春励志偶像剧《奋斗》在上海电视剧频道首播时也是风平浪静,然而因为它无法阻挡的青春气息和让人眼前一亮的“80后”情感生活,很快吸引了一批“铁杆奋斗迷”。如今这两部电视剧双双成为各大电视台提高收视率的中流砥柱。《奋斗》在北京电视台多轮重播,收视一路看好,在以青春、时尚为主旨的BTV-8的“八区剧场”重播获得了很高收视率,《士兵突击》更是在各大电视台所向披靡,指挥着观众的电视遥控器。电视剧在首轮、二轮的播出中,凭借优良的制作、出彩的剧情,不断积累起人气,扩大了自身的品牌效应。

  怀旧情结为重播推波助澜

  有关人士认为,近年来社会上刮起怀旧风潮,电视台安排经典剧目的重播符合观众的情感需求。北京电视台影视剧中心严澍介绍,老剧重播重在提升社会效益,而通常重播剧的各档位收视率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只有当电视台扣合时间段和宣传点进行主题化编排时,情况会略有不同。北京电视台曾在“十七大”召开期间安排了《亮剑》、《金婚》、《家有爹娘》的重播,平均收视率分别达到0.93%、1.56%和0.79%。而专题片《电视往事》在年初掀起的电视剧怀旧热潮也让一系列精品老剧再度亮相荧屏,《血疑》、《过把瘾》、《北京人在纽约》、《宰相刘罗锅》等在北京电视台播映后创下收视佳绩,社会反应良好,收视率都在平均收视率以上,有的剧目甚至达到了一个点。“怀旧”和“重温”是观众对电视节目的一种期待,倚仗电视观众对旧剧的怀念,重播剧在电视台“甚嚣尘上”。观众们能够重温经典剧目,一睹老演员们的风采,满足了对昔日美好的体验。

  重播的低成本高回报

  精品剧重播积累了良好的人气和口碑,在满足观众的怀旧情结之余,也大大节省了电视台的购片费用。制片方将首轮播映权卖给电视台,电视台拥有2至3年的播映权,在此期间可以进行多次播映,电视台常常会结合各栏目的具体要求,将购回的电视剧发挥到最大的效用。旧剧重播,电视台无需耗费更多的精力宣传炒作,在电视机前恭候的观众皆慕名而来,因而重播精品剧都有一定的收视基础。如此低成本而又有可以预期的高回报,电视台何乐而不为?海润影视有关负责人接受采访时谈到,《亮剑》的首轮播映价格为每集5至6万元,而二轮播映则为每集几千元。《亮剑》的首轮播映权卖给中央电视台,二轮则卖给众多的地方电视台,播出次数较多,且经济收益都不错,因此《亮剑》取得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而投资首播剧则要冒一定的风险,对市场的估计也比重播剧困难。即便花钱买了好剧,也很难保证手拿遥控器的观众能在短时间内不“移情别恋”;若是买了较差的剧,又让它占据了黄金档,那便是电视台最不愿意遭遇的“赔了夫人又折兵”。

  精品剧仍是稀缺产品

  今年新春上映的《闯关东》凭借朱开山一家跌宕起伏的命运,颇受观众牵挂,在央视一套首播后,立即开始了央视8套、辽宁卫视、山东卫视等多家电视台的“密集”重播。而《特殊使命》在央视刚刚落下帷幕,次日便在上海、广东等地方电视台闪亮登场,在上海重播的收视率高达5.6%,超过央视首播该剧时上海地区收视率的4倍。

  眼下,电视剧的重播频率在不断提升,重播的周期也逐渐缩短。面对反反复复的重播,互联网上有观众质疑:电视台是否黔驴技穷,为何拿不出新剧与观众见面?更有评论甚至“耸人听闻”地指出:中国编剧并没有集体罢工,为何国产电视剧遭遇“年荒”?

  探究原因,电视剧市场中,精品电视剧稀缺是关键。业内人士称,虽然每年都有大量的国产电视剧新鲜出炉,但精品剧的比例只占10%,值得安排的首播剧并不多,电视台还要依据频道和档期的定位安排合适的剧目。精品剧稀缺使得各电视台在节目编排上更加偏爱对经典剧目进行重播,以便提高收视率,扩大影响。据海润影视有关负责人介绍,海润影视出品、被不断重播的电视剧多为战争、公安、情感以及名著改编等题材,如近年广受好评的《亮剑》、《永不瞑目》、《玉观音》、《狼毒花》等。一些专家指出,要改变荧屏上电视剧被过多地重播的现象,关键是电视工作者要选择观众喜欢的题材,创作出更多、更好的精品剧目。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