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10时,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 请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成云介绍四川省汶川大地震灾害抗震救灾等方面情况,并答记者问。以下为直播内容摘录。
图为新闻发布会现场。
东北网双鸭山5月23日电 截至22日19时,汶川大地震遇难55239人
[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成云]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了8.0级大地震灾害。这次特大地震灾害,其破坏之严重、人员伤亡之多、救灾难度之大,都是历史罕见的。一是灾情发生极其突然。灾情发生时正值上班、上课时间,大量楼房瞬间倒塌,大量人员被埋入废墟。
二是人员伤亡极其惨重。截至22日19时,汶川特大地震遇难55239人,受伤281066人,失踪24949人。
三是灾害破坏极其严重。据不完全统计,严重损坏房屋593.25万间、倒塌房屋546.19万间,造成数百万人无家可归。重灾区一些乡镇和绵阳北川县城等被夷为平地。地震造成公路、铁路、桥梁、电力、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和厂房严重损毁。
四是受灾范围极其广泛。我省21个市(州)有19个市州不同程度受灾。重灾区面积超过10万平方公里,涉及6个市州、88个县市区、1204个乡镇、2792万人。
五是救援工作极其困难。灾情主要发生在地质结构十分复杂的大山区,地震引发大量山体滑坡、泥石流,导致交通中断,通讯中断,救援力量一时难以上去,受伤人员难以尽快运出。
◆目前共从废墟中救出83988人
[李成云]目前,全省抗震救灾工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坚强领导下正有力、有序、有效进行。
一是全力组织抢救人员。在抗震救灾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抢救人民群众生命作为首要任务,争分夺秒搜救人员、抢救伤员。共有14万余名解放军、武警、消防、公安干警和民兵预备役部队人员,有48680名医疗急救人员,赶赴灾区实施救援。共从废墟中救出83988人。
◆灾区震后商品供应正在恢复,市场物价基本稳定
[李成云]二是积极筹集救灾物款。我省财政厅已收到抗震救灾专项资金53.8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下达救灾专项资金40.83亿元。省、市(州)财政共向灾区调拨救灾资金56.32亿元,其中,省级财政调拨41亿元,市(州)财政调拨15.32亿元。据不完全统计,我省已收到各类捐款28.33亿元。紧急调配各方面力量,通过空投、公路、水路和人力搬运等方式,向灾区运送急需物资。已组织运输车辆上万台,出动飞机1435架次。全省已向灾区发放帐篷、被褥和棉衣、衣服、食品和饮用水、粮油、药品、器械等救灾物资。目前,灾区震后商品供应正在恢复,市场物价基本稳定。
◆水库和堰塞湖目前未出现重大水利险情
[李成云]三是加紧抢修损毁基础设施。把尽快通路、通信、通电、通水作为当务之急,为抗震救灾创造条件。交通方面,用较短的时间抢通了通往北川、青川、平武、茂县、理县、汶川等县的主要公路,还有33个乡镇的公路正在抢修中。通信方面,经过紧张抢修,灾区通讯初步恢复,受灾最重的8个县原来中断公众通信的109个乡镇已恢复109个。电力方面,地震造成的停电乡镇1307个,已恢复1302个,停电村10457个,已恢复10028个。供水方面,加快修复受损供水设施,组织力量为灾区送水,基本保障了受灾群众和救援队伍生活用水;高度重视灾区水利工程安全,加强对水库和堰塞湖的监测,及时排查隐患,做好抢险处置预案。目前,未出现重大水利险情。
◆国务院关于向受灾群众每人一天补助10元钱、1斤粮的政策已落实
[李成云]四是努力安置受灾群众。尽量把受灾群众转移到相对安全的地方,设置灾民救济站,提供食品、饮用水、帐篷等基本生活物资,努力使受灾群众有饭吃、有干净水喝、有衣穿、有临时住处。全省已累计临时安置灾民5475243人。国务院关于向受灾群众每人一天补助10元钱、1斤粮的政策已经落实。关于落实向灾区孤儿、孤老、孤残人员每人每月发放600元基本生活费的政策,正抓紧核实“三孤”人员身份。
◆目前灾区未发生传染病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李成云]五是全面开展灾区疫病防控。我们把大灾之后防大疫作为抗震救灾的重要工作,做到早预防、早部署、早防范。统一编印发放了《地震灾害卫生防病现场操作手册》600万份。对灾区派出防疫工作人员9543人次,发放消杀药品1920万吨,消杀面积达42900万平方米。出动卫生监督3450人,对受灾重点县(市)的部分水样进行监测,监督指导受灾群众临时居住场所科学用水。及时采取措施,尽快妥善安葬遇难者遗体,已火化和掩埋遇难者遗体50766具。目前,灾区未发生与地震相关的传染病流行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李成云:目前灾区急需帐篷和简易房等
[中国日报记者]四川在此次地震灾害中遭受了巨大的损失,请问李副省长能否详细介绍一下现在工作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下一步工作重点是什么?
[李成云]现在急需的救灾物资仍然是帐篷和简易房。最近国务院已经召开会议做了工作部署,要求全国支持四川的帐篷和简易房。但是现在在救援过程中急需帐篷,500多万群众需要得到很好的安置。另外,我们还需要清扫车和洒水车,我们还需要环境卫生的设备,这是最急需的。
我们的工作重点第一位还是要救人,我刚才说了,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一再告诉我们“救人,永远都不要放弃!只要有一点点生还的可能,我们也要尽百倍的努力,救人!”所以,救人是我们第一位的。第二位是安置好灾民,这也是我们当前要做好的工作。第三位是卫生防疫,我们要做好大灾以后无大疫。第四位是做好安全生产检查和普查,要防止次生灾害的发生。第五位是灾后重建,这方面我们已经做了部署,全省开了电视电话会议,指挥部也开了会议,我们对整个部门都做了部署做了灾后重建规划。
◆李成云:对于倒卖救灾物资的行为将严厉查处
[新加坡联合早报]我们在一线采访的同时,对于当地救灾速度印象深刻,但是同时也传回来令人不安的消息,在那边有人倒卖救灾物资的情况发生,有的官员把灾民的帐篷挪用给自己的亲戚作躲避余震的用途,我想问有什么措施能够杜绝这些现象?
[李成云]我们省纪委、省监察厅专门下发了关于加强市场监管和救灾物资有序发放和监督的文件,同时我们派出了12支监察队伍到灾区。我们也对市场加强了监管,包括工商和物价部门也加强了监管。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查处了60余起的违规和违法价格的行为,查处了96件违法违规的事情。刚才你说的这些情况我们是要坚决查处的。
◆都江堰市4名党员干部抗震救灾中因执行命令不力被查处
[记者]第一个问题,此前已经有报道都江堰的一些官员因为玩忽职守没有尽到自己的责任,已经受到处罚。关于玩忽职守或者是有腐败情况,导致学校建筑物质量问题的这些官员有没有受到处罚?能不能把这方面最新的情况向我们通报一下。第二个问题,现在有人说,地震造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现在遭受最严重的一次地质灾害,它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唐山大地震那一次也是造成了很大的人员伤亡,那时候的措施为什么没有运用到现在的地震当中来?
[李成云]刚才这位记者讲到都江堰处理干部的情况。情况是这样的,已经查处了都江堰4名党员干部,是因为在此次抗震救灾中执行命令不力,不是因为其他的问题。第二,这次四川汶川地震有8级,应该说是中国到现在为止最大的地震级别。另外,我们受灾的范围确实很广,重灾区就达到了10万平方公里。
第三,地震发生在山区,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支持下,山区基础设施的建设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现在阿坝、彭州、什邡、汶川、青川、北川、理县、茂县等这一带的基础设施全部被摧毁,以前就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今后的恢复比之前修建的难度更大。因为山体基本上被震松,导致泥石流滑坡,比原来没有地震前要困难得多,所以比唐山要厉害。
另外,救援是最困难的,温家宝总理4点多钟就到达了都江堰抢险指挥部,当时要求我们在13号深夜12点的时候一定要打通到汶川的路。我们接到这个命令,包括我们的部队出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设备,从都江堰到汶川,汶川县的映秀镇离都江堰大概30多公里、40公里,但是这一段路我们推进是非常艰难的,没有实现温总理提出来的目标,我们都感到没有完成中央、温总理交给我们的任务,大家都感到非常的难过。但是,确实它有很大的难度。我们正在推进的过程中,又发生了余震,我们到现在为止,余震已经快7000余次了,最大的余震达到了6.1级。
◆成都市区出现抗灾用帐篷问题正在调查中将急查、严查、重处
[南方都市报记者]目前成都市区出现了一些抗灾用的帐篷,有一些市民和帐篷的享用者发生了冲突。请问我们这些帐篷有没有用到最急需的地区?有没有发现官员挪用这些帐篷?
[李成云]刚才你说到帐篷的问题,我们在短信和互联网上也看到了这个消息,省监察部门也正在组织调查。应该说那是极个别现象,还不能确定是我们发下去的救灾帐篷引起的争议,现在还在调查之中。同样给大家看一幅人民日报的照片,标题是“整不垮的乡党委”,看看我们在用什么样的帐篷办公,这是人民日报22号登出来的。
[东方卫视记者]网上流传成都一些高档小区里救灾专用帐篷,上面印着“救灾专用”,甚至是一些国外救助机构的专用标记?请问是通过什么渠道得到的帐篷?因为是买不到的。
[陈克福]关于您在市面上看到不是灾区的人在用,知道这种情况我们很心痛,我们的态度是急查、严查、重处,现在纪委和监察部门已经介入,很快会给大家作出答复。我们也希望媒体加强这方面的监督,在大灾之时这种行为是非常卑劣的。
◆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所有的善款哪怕是一元钱都会在网上进行公示
[成都商报记者]有现在有一些善款善物已经拨付到了四川重灾区,现在大家关心的是这些善款善物能否第一时间用到灾民的手里,四川省对于善款、善物的分配上是什么样的考虑?会不会及时地把我们对于接受捐赠款物的具体分配方案及时向社会进行公布?
[四川省民政厅副厅长陈克福]关于善款善物方面,四川省通过民政收到善款8亿多,物资占有很大的数量。我们做法是:第一,由接收组提出分配意见,然后审批,最后实施。物资的运送,根据基层需要,由省运到市,市再运输到县区,县区再运输到乡镇和灾区点,是这样一个程序。
第二,关于善款的使用:一是根据捐赠者的意愿直接捐赠到点上;二是没有具体捐赠意愿的资金,我们提出定原则、定方向、定项目的原则来确定。我们现在的想法:一是完善体制和恢复重建;二是尽早运送急需的帐篷、简易房、口粮和生活必需品,主要想用到受灾最重的地方、最需要的地方去,真正把它用到这方面去。第三个问题是所有的善款哪怕是一元钱我们都在人民网上进行了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同时我们省纪委、省财政厅、省审计厅都到我们单位进行监督,保证这些捐款捐物真正用到灾区的灾民中去。
[东方卫视记者]请问民政局陈厅长,目前提供捐赠网上查询的渠道,您刚才也说可以从中国网上查询,是否能够提供查询捐赠款物去向的查询渠道?
[陈克福]款物使用公示查询问题,这方面的工作是这样的:第一,现在我们很多人都在调运物资,人力非常紧张,还没有做使用方面的公示、公告;第二,不管是物资或者是款项怎么使用,将来都会在网上对民众给予公示。
◆李成云:此次地震前政府有关部门没有接到什么预兆的报告
[凤凰卫视提问]省政府是当地的父母官,是与当地的民众接触最近的。青川地震前有些民众看到一些征兆,他们认为可能是发生地震或者是其他的自然灾害。我们从地震局听到的消息是他们完全没有听到,我想请问四川省政府方面是否听到了相关的消息,都做出了什么反映?如果没有听到,您认为是哪些因素阻挠了这些信息到达决策部门?有人说余震会超过半年的时间,还有其他的次生灾害,我们是否更新机制,让民众的这些疑虑可以到达决策层?
[李成云]这次地震之前政府有关部门没有接到什么预兆的报告,我也没有看到什么预兆,确实来的非常突然。第二,我们以前已经建立了预报的预警机制,包括这次在地震发生以后,我们也更加加强了预警机制。比如20-21号这次,我们预测到可能要发生6-7级的余震,我们及时在电视上、在网上广播,及时利用现代的信息平台公告,让老百姓做好预防准备。
◆到现在唐家山堰塞湖短时期不会出现重大险情
[齐鲁晚报记者]请问现在最大的堰塞湖是唐家山堰塞湖,昨天专家说这个堰塞湖是目前最危险的,请问目前这个堰塞湖的情况怎么样?我们如何来处理?
[四川省水利厅副厅长朱兵]5·12地震发生以后,在四川省形成了大大小小33座堰塞湖,所谓堰塞湖就是地震造成山体的垮塌、堵塞河道,形成一个天然湖泊,它对上游村寨有淹没的危险,一旦整体溃堤,将会对下游的河道造成严重的损坏,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巨大的损失。
为了防止地震之后次生灾害的发生,党中央、国务院非常重视四川堰塞湖的问题,包括我们病险水库。大家也注意到了,昨天下午温家宝总理乘专机到唐家山堰塞湖进行实地察看,从现在我们了解的情况看,到现在唐家山堰塞湖短时期不会出现重大险情。
毕竟堰塞湖处在地震重灾区,同时这些天余震不断,上游的积雨面积达到3500平方公里,如果遇到强余震或者是强暴雨,整体坍塌的可能性也存在。针对这方面的情况,在水利部的领导下,部、省、市组织了两百多专家,十余批专业队伍冲上唐家山。5月20日又在部队的配合下,空降了近20名各个专业口的水利专家,到唐家山堰塞湖摸清情况,从现在的情况看,堰塞湖在短时间内不会整体垮塌,但是为了预防万一,我们也在加强监测、落实责任人,同时做好预案,已经开始有序地疏散下游可能受影响区的群众。
我们将按照温总理的指示,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同时疏散群众,把唐家山堰塞湖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做到万无一失,不让人民群众在大震之后生命财产再受到更大的损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