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家庭教育 正文
专家谈生活中对孩子品德教育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5-22 09:50:06

  张春改

  专家介绍:张春改,北京市第二医院儿科副主任、副教授。长期从事儿童医学心理学的临床诊治和心理咨询工作。特别是在婴幼儿营养与早教、临床心理学、心理障碍、行为问题的咨询、干预与矫治等领域有着特殊的专长。著有《婴幼儿家庭医生》等数十部育儿专著。

  网友提问:

  幼儿有道德感吗?是的。孩子的心理成长是从他人的评价开始建立自我意识,对待事物态度是由主观向客观评价进步。这个时期父母言行影响对幼儿品行发展起着重要性的作用。我们在生活中怎样轻松对幼儿进行品德教育呢?我们听听宝宝树专家张春改教授怎么说。

  张春改:

  实际上,孩子在小时候,3岁之内,没有强烈的道德感,这时候的孩子不知道对、错。从大人的态度,形体语言中孩子形成自己的道德感。道德感从小时候培养,从小到青春期,是健康人格塑造的关键时期。在漫长的过程中,主要是大人影响孩子。有时候,大人不用说更多的文字,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影响孩子。比如:带孩子出去玩或者开车的时候,随手扔垃圾,这就是对孩子道德的影响。孩子健康品格的建立主要是家长用行动对孩子的影响。品德的形成为以后健康的人格打基础。健康不光是生理上不生病,身体,心理上都要健康。不同的年龄阶段有不同的健康内容。孩子是否溶于社会,适应社会,这都是孩子健康人格的形成的标准,品德包含在其中。有时,孩子摔倒了,1岁左右的孩子学走路,摔跤是很正常的过程,家长的态度很重要。有些时候,孩子摔倒了是家长害怕,所以孩子害怕,也紧张。对于孩子健康品格教育的影响,家长做好形体语言,日程生活,点点滴滴都要培养。我碰到很多家长,经常会问:孩子爱打人,抓人,不知道怎么办。实际上,当孩子第一次这么做的时候,不知道是不对的。10个月的孩子会察言观色,看大人的表情。通过大人的态度,知道自己行为的对错。所以在孩子第一次打吧别人的时候,家长要对孩子表明态度。

  网友提问:

  孩子1岁半了,出去玩总喜欢拍小朋友的头,屡教不改,该怎么办?

  张春改:

  可能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第一次拍别人的时候,对于这个错误信息孩子没有明确,现在需要改正。在语言上引导,如过家家的时候,用拟人化的语言告诉孩子这样举动的不好处,告诉孩子这样别人很痛。在外面的时候,首先阻止孩子的行为,如果孩子反抗,就用游戏比喻下。孩子这样的习惯建立起来很快,但是改掉这个习惯的话就需要很长时间,家长最好能准备三个月的时间去纠正。

  网友提问:

  1岁4个月的宝宝,该怎么和她说,让她知道什么是对的,能做的。什么是错的,不能做的?我家宝宝比如扔东西,我说宝贝,不要把东西扔地上。她反而扔的更厉害了。还边看着我边扔,好象成心挑衅,我该怎么样办?

  张春改:

  这么大的孩子,你说对错,他理解不了。扔东西不是不对。孩子的学习,是通过模仿和感知觉的体验,大人认为扔东西是不对的,对于孩子来说是学习的体验。另外,这也是一种能力。孩子有时候的学习在我们家长看来有一定的危险性,是不对的,实际上这都是孩子要经历的过程,家长要积极利用孩子成长中的兴趣点。

  网友提问:

  请教张老师:

  1.源源宝14个月,以前酷爱游泳,最近忽然不喜欢游泳了,看见游泳圈和游泳池就嚎啕大哭,为了慢慢培养他游泳的感觉,这几天我们专门拿游泳圈和游泳池做游戏,但他始终没有兴趣,只要把他放在游泳池里,他就嚎啕大哭,请问:我们该怎么办?

  2.最近宝宝忽然喜欢玩自己的小鸡鸡,该怎么阻止?

  3.14个月的宝宝品德教育有那些要注意的培养?

  4.今天源源宝亲自到社区捐款箱去捐款了,明天我们还要代他去,这样能否让他形成一个在行为上援助他人概念?

  张春改:

  第一,孩子开始的时候喜欢,实际上在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不舒服的感受,可以停一停。有时候孩子的学习需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孩子如果不是特别喜欢的话,不必持续下去。学习技能掌握不好,自己会有感受,就会回避。可以适当休息一段时间,过一段时间可以再开始。不要急于就成。在这个过程中要让孩子学习的同时也要快乐。第二,孩子喜欢玩自己的鸡鸡是因为孩子对于自己生殖系统的好奇。另外一方面看家长是否有逗孩子玩鸡鸡。建议家长慢慢淡化孩子这样的意识,不要去阻止,阻止是在强化孩子的意识,是得其反。可以用别的事情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千万不要批评孩子呵斥孩子,这样反而会加重。第三,带着孩子去捐款的行为是很好的,孩子可能不会理解,但可以影响孩子。

  网友提问:

  想请教张老师,孩子总喜欢要别的小朋友的东西怎么办呢?别的小朋友还不给他,抱他离开他还是哭,弄的家长都很尴尬,遇到这种情况要怎么办呢?谢谢!

  张春改:

  孩子对于东西的归属感不强,要让孩子学会和别人交往的能力,可以让孩子和别的孩子交换玩具,这样既能玩的开心,也能让孩子学会分享。教会孩子的道德感,就是培养孩子善良,爱心,遵纪守法的一个过程。

  网友提问:

  我们宝宝从11个月就很会说话了,可是出去玩让他叫人就是不叫,还摇头,不论怎么哄都不行,该怎么办?

  张春改:

  孩子语言发育能力很不错,出去和别人交流不爱说话,家长可以和别人打招呼,来影响孩子。孩子认生,胆怯的心理,家长不用过于焦虑,孩子处在这个年龄阶段,这是很正常的。孩子的性格与遗传有关系。

  网友提问:

  我的宝宝出去玩,不让别的小朋友玩动他的东西,我告诉他,有东西要大家一起玩,可是他就是不理,怎么办?

  张春改:

  我们要理解孩子,这么大孩子的心理特点是,和小朋友玩,就是你玩你的,我玩我的。玩具,我的就是我的。不要要求孩子跟别的小朋友交换玩具,这是这么大的孩子的心理特点。

  网友提问:

  女儿两周二了,平时多数由奶奶带,她奶奶脾气比较急躁,她不乖时奶奶会用手指着其脑门,"咬牙切齿"地,有时甚至挨板子,最近发觉她和其他人相处时也有这种趋势了.因为老人家的性格已经形成,我们除了适当的机会提醒之后也不便为此让她觉得不高兴.请问张老师在这种情况我该如何纠正孩子呢?

  张春改:

  奶奶比较疼爱孙女,方式方法不是很合适,孩子会模仿,用同样的方式对待奶奶。模仿是孩子一个很重要的学习方式。建议妈妈多带带孩子,从侧面给老人讲一讲对孩子的影响。有时候大人说的不一定完全正确,试着去理解孩子。不过你的问题是需要纠正的,会对孩子有影响。妈妈需要花费时间和奶奶沟通,要注意方式方法。妈妈要先要让自己的女儿乖巧些,听话等。也要让奶奶知道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作者:    来源: 腾讯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