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e网超市 > 纳米时代 正文
珠峰引火器浓缩多技术 能抗12级风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5-09 11:08:33

  东北网双鸭山5月9日电 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8日上午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发布会上介绍,刚刚实现奥运圣火在珠峰点燃的那枚小小的引火器能在低温、低气压条件下燃烧,还能抗12级大风,浓缩了诸多高科技成果。

  万钢在新闻发布会上首先对奥运圣火成功登上珠穆朗玛峰表示了祝贺。他说,中国国家登山队成功地登上了海拔8844.43米的珠穆朗玛峰,并成功点燃了奥运圣火火炬,“这是中国对世界奥林匹克运动的独特贡献,也是奥运与科技的又一次最完美的结合”。

  万钢说,此次奥运圣火珠峰传递中最关键设备就是点燃第一个火炬的那个引火器,那枚引火器可在零下40摄氏度、0.3个大气压的低温低压条件下燃烧,还能抵御12级大风。

  万钢介绍,珠峰今天上午的风速是18米/秒,温度是零下26度。低压、缺氧这些因素,都很不利于燃烧,在这样的条件下,能不能把火炬点燃,在点燃之后,火炬的火焰能不能被电视画面所展现出来,这些都需要强大的科技力量作为支撑。

  万钢说,两年多以前,科技部就组织了由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中国科学院、清华大学和国家登山队共同组成的专业研发团队,开展了珠峰火炬燃烧关键技术攻关课题研究。经过两年多的努力,研制成功了包括火炬、火种灯、引火器、圣火台四大类产品。

  北京市科委主任马林介绍,奥运火炬在珠峰这样的高度燃烧,技术上是有很多困难的。针对火炬燃烧本身的技术问题,在2005年的时候有关方面就提出了7大类22项要求。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承担了这个任务,科研技术人员围绕如何让引火器在低压、低温、高风速、缺氧的状态下顺利燃烧,以及如何在这样高的海拔高度上,实现操作更简便等,已经连续3次在珠峰地区进行实验。

  马林说,为了实现奥运圣火登顶珠峰,科研工作者做了大量的努力,包括从实验室到珠峰营地,每一次实验都有捷报传来,水平不断提高。正是有这些努力,才有今天大家在电视屏幕上看到的激动人心的场面。

作者:    来源: 光明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