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军事变革与武器选择
东北网双鸭山5月9日电 “确定侵略目标—周密细致侦察—装备先进武器—严格训练一战术上突然袭击——战略上一赌国运“。这是日军在甲午、日俄两场战争中的经验胜利公式。然而到了二战,这一套就不灵了。二战是总体战,需要极大的武器产能,而日本海军在航母建造速度上,远远比不上美国。二战也是全新的机械化战争,战前研制的先进武器在战争中期就落后了,例如零式战斗机。一旦武器失效,整个经验胜利公式就失效了。在盟国强大的物质力量面前,日本军国主义者为了征服世界这个不现实的目的,不得不用唯心主义思想方法,构想出的所有阴谋、诡计、谎言、恐怖和疯狂,都成了后世笑柄和历史包袱。当时的日本缺乏完整的军事理论指导战争,更不用说指导一场军事变革了。

我军的59D主战坦克
军事变革时代,军队战斗力的差距,不是“洋枪洋炮”之类某个单独因素造成的。军队领导、军人素质、部队训练、编制、战术、武器、科研、工艺、材料、生产组织、财政、外交、教育、文化、历史观等等诸多因素是纠缠在一起的。成功的军事变革就是对上述因素的整体变革。但如果不分解开,不理清这些因素之间的关系,就不能从战争迷雾中找出军事变革的钥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