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传媒论坛 正文
"能买半份菜吗?"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5-06 10:41:39

  5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学生们的热情邀请来到中国政法大学,与大家一起共度青年节。(5月5日《人民日报》)

  今年的五月不简单。为了确保全国人民过上欢乐祥和的佳节,各行各业都有人舍小家、顾大家,默默无闻坚守岗位。温家宝总理当然也不例外,虽日理万机,却心系苍生,情牵百姓,先与浙江宁波的工人共度“五一”国际劳动节,又和中国政法大学的学生共度“五四”青年节,把党中央、国务院的深情关怀和殷切希望,送进了人民心田,写在神州大地!

  我们注意到,温总理在这两次考察期间,中午时分“入乡随俗”,先后扮演了两个角色:在宁波,他走进职工食堂,当了一回“工人”;在中国政法大学,他走进学生食堂,当了一回“学生”。而且,无论在职工食堂,还是在学生食堂,他都没有把自己看成高高在上的领导者,没有和普通工人及学生隔离开来,而是围绕与他们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工作、学习、生活等话题,谈笑风生地与工人、与学生边吃边聊,共进午餐。

  尤其在中国政法大学,他不仅针对当前物价上涨幅度较大的情况,细致入微地向学生们询问有没有发放奖学金、助学金和饭菜价格贵不贵等情况,还特意到厨房,十分关切地向长年累月默默无闻甘当“幕后英雄”的食堂师傅们道声辛苦。

  言为心声。听听吧,“能买半份菜吗?”温总理这一问,看似微不足道,却发自肺腑,充分体现了总理时时刻刻胸怀天下、念念不忘关注民生的赤子情怀,总理连这样的小事和细节问题都牵挂于心,怎能不令人感动!看看吧,在人才济济、英才辈出的高等学府,温总理连容易被人忽视淡忘的食堂师傅都牵挂于心,如此“吃水不忘挖井人”、懂得并善于感恩,对岗位分工不同的人以诚相待、一视同仁,怎能不令人感动!

  温总理这一问,不仅是关心大学生,更是关心所有青年的生动体现;不仅是关心大学生的“饭碗”,更是关心整个民生的生动体现;不仅是关心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生存现状,更是关心人民福祉、国家发展以及民族的命运和未来的生动体现。

  民生问题,事关和谐社会建设大计,如何实现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和各行各业及其领导干部面前的一道严峻社会课题,不仅需要摆上战略的高度从宏观来抓,更需要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微观来落实。

  包括教育、就业、收入分配、社会保障、医疗卫生和社会管理等在内的民生问题,无不是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能不能把这些现实问题解决好,就是一张答卷。为了写好答卷,有的地方有的干部往往“不拘小节”,在政绩工程上做文章,习惯于大手笔、大动作,这样就容易将百姓看得见、摸得着的细节忽略,而这些细节恰恰关乎国计民生,其结果必然导致钱不少花、力不少费,却让百姓难得实惠:虽然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却难以让全体让人民共享,恐怕这类例子不难找。

  毋庸讳言,在大学校园,衣食难保、举步维艰的特困生哪个学校都有。食堂能不能卖给他们半份菜,不仅仅是生活和生计问题,更是关怀和尊重问题。我想,连半份菜都舍不得买的学生,不会没有吧。请问:有几所高校、有几个人像温总理这样深入考虑过这个问题?

  我们是否也该反思:除了让贫困大学生能吃到半份菜,能否也让别的弱势群体吃到别的“半份菜”?

作者:    来源: 人民网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