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明明理科学得不错,但学校却建议我们读文科,马上就要交表了,真不知道怎么办!”这两天,南京不少高一学生家长犹如热锅上的蚂蚁,焦虑不堪。记者了解到,高一分班在即,今年不少中学为了冲2B,都收紧了理科战线,改走文科路线,一些中学甚至“绝杀”理科班。(4月29日《南京晨报》)
曾几何时,“重理轻文”可以说是中学里相当普遍的一道景观,理科班相对文科班,理科生人数相对文科生人数更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不过,现如今,上述现象似乎来了个180度的大转弯。这不,南京的不少中学里不仅出现了“文理科倒挂”的情形,一些中学甚至相当极端的出现了“绝杀”理科班的现象。不过,假如人们简单的将之归为“三十年河西,三十年河东”,甚至因此而认为这是对“重理轻文”现象的纠偏与回归,则显然是一种误读。
君不见,之所以会出现“文理倒挂”现象,其实并非发自学生内心的选择。相反,学生明明理科学得不错,而且对理科挺有兴趣,家长也希望孩子学理科,但到了学校那里,却被建议去读文科。看来,这“文理倒挂”现象并非自发使然,而是在学校的一手策划导演下的结果。不过,按照道理,即便是从提高升学率的角度来看,让理科不错的学生去学文科,也显得相当荒唐,学校何以会一时头脑发昏到出此下策呢?然而,如果细致打量一下学校的算盘,其实倒真不失精明。如今,学什么科已不再由直接由兴趣决定,而是由考大学的概率决定了。相比城市里的中学,县中的学生无疑要更加的勤奋,于是,在勤奋出成绩的理科领域,城市里的中学生实在是占不到什么便宜。不过,正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城市学生固然在理科上存在劣势,但在文科方面,由于相对见多识广,比之县中学生无疑有着绝对的优势。于是乎,按照“田忌赛马”,避其锋芒的策略,城市中学生出现“文理倒挂”现象怎能不说是精明的算盘呢?
不过,当“文理倒挂”的导演依旧是升学率这根指挥棒,甚至连田忌赛马的策略都被用于文理科的选择时,我们的算盘固然打得精准高深,但是学生的自我意愿和主体意识,显然在这个过程中被大大压制和扭曲了。这种人为导演出来的“文理倒挂”现象不仅无益于学生依据自身个性进行前途和发展路径的选择,恐怕还会乱点出不少文理分科的“鸳鸯谱”来,甚至耽误莘莘学子们的前程。从这一视角来看,上述人为制造的“文理倒挂”一幕,恐怕值得反思和纠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