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晚,在2008年斯诺克世锦赛第二轮比赛中,第二度参加斯诺克世锦赛的中国选手丁俊晖7∶13不敌“台球皇帝”亨德利,无缘八强。
“台球神童”没有继续创造斯诺克世界的“东方奇迹”,许多人难免失望,可对于丁俊晖来说,他已经做到极限,谤誉由人,非他所能控制。而斯诺克这项老派竞技游戏,却因为丁俊晖的出现,而和中国民众的草根情结相作用,并催生一系列奇妙的反应。
长期以来,斯诺克是西方尤其欧洲一项非常符合英伦绅士心态的运动,它封闭、稳定,表现形式优雅,内在规则精确,符合中产阶级的沉稳和低调。作为台球运动的一种,斯诺克从来就和美式、法式和开伦式台球界限分明,并长期被英国人垄断最高水准。
1980年代以来,中国国内台球日渐普及。自然,绝大部分台球室,都是美式台球的天下。与此同时,在上海等中国大城市,斯诺克也牢牢地占据着自己的领地,虽然不事张扬,却有着固定的参与人群。
尽管如此,斯诺克想引发国人的大范围关注,似乎并无可能,就如同两条平行线一样无法交汇。可是,非欧几何学中,两条平行线在无限远处,恰恰相交于一点,而丁俊晖,就是这个交叉点,他手中的球杆,就是混沌理论中那只蝴蝶的翅膀。
和刘翔、姚明不同,这个在江南小镇出生的年轻人,凭借一己之力,在父亲的倾家支持和培养下,一根球杆走英伦,让东方人的面孔,第一次站在了作为斯诺克殿堂高峰之一的英锦赛峰顶,一时间名动天下。
从丁俊晖横杆出世开始,斯诺克在中国开始真正成为热门竞技项目。如今央视奥运频道也对斯诺克世锦赛进行彻夜长时间全程直播,越来越多的中国选手前往英伦,开始职业斯诺克生涯,国内的斯诺克比赛亦不断增多,世界排名前列的高手也不断来华。而这一切,说都因丁俊晖而起,并不为过。
正因如此,这一年来丁俊晖没有取得更进一步的突破,在世锦赛上又被经验老到的亨德利横扫,于是一些舆论对丁俊晖颇有微词。可在我看来,丁俊晖现在的排名稳居世界前十六名,已经非常不错。而斯诺克是一项运动生涯可以保持多年的项目,他所需要的,只是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不断累积经验。至于摘取世锦赛冠军这样的超级任务,并非人生的唯一目标,慢慢来,有的是时间,要做的是等待机会。
而给丁俊晖贴上某些标签,作为肯定什么或者否定什么的依据,也毫无意义。对于我们来说,喜欢斯诺克并不代表就拥有英国绅士的风度;在街头打破烂不堪的美式落袋,也有着草根的快乐和逍遥。在球和球之间的物理碰撞中,并没有阶层的划分和高雅抑或粗俗的含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