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4月23日电 今年三月初,新学期刚刚开始,双鸭山市第八中学初三年级的学生李慧远突然头晕无力、高烧不退,父母带他到医院诊断,不幸降临在这个三口之家——李慧远被确诊为M2A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在他患病期间,是社会各界的捐款援助,给这个受到死亡威胁的少年的生命注入了重生的希望。
儿患白血病母亲心愧疚
拿着哈医大附属医院的诊断书,泪水再次噙满邬淑玲的双眼。“你说,我们家慧远怎么得了这个病呢,唉,都是我这个当妈的不好,孩子正在长身体,需要营养,可我从来没给他开过一顿‘小灶’。孩子确诊前一天告诉我,他想吃西红柿炒鸡蛋,可我嫌西红柿贵,硬是没给孩子做。慧远这孩子非常懂事,他知道家里条件不好,从不要这要那……”邬淑玲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一个做了错事的小学生一样嗫嚅着。
西红柿炒鸡蛋是一道再平常不过的家常菜,可这盘普通的炒菜,对16岁的李慧远来说,却是生病时最想吃的、较为奢侈的菜肴。“都怪我们不好,没能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环境。”邬淑玲说。
邬淑玲现年39岁,家住双鸭山市尖山区南山社区36委4组,丈夫李长生41岁,身体不好,且无固定工作,一家三口每月仅靠邬淑玲清理垃圾的300元、低保金280元钱维持生活。3月中旬,开学两个星期左右,李慧远放学后对妈妈说,他近来总觉头晕、四肢无力。儿子长得很结实,16岁的他已经有1.65米,邬淑玲也并未在意,只给儿子找了点镇痛药吃下。可没过几天,慧远突发高烧,她忙带他到附近的诊所输液,可点了6个吊瓶,慧远的体温非但没有降下来,反倒骤升。李长生、邬淑玲夫妇急忙带儿子到双鸭山煤炭总医院,经抽血化验,医生告诉他们孩子严重贫血,医生在对慧远检查时意外发现他一侧脖子处有一个凸起的淋巴结结,根据临床经验,这很可能是白血病的症状,医生建议他们到哈医大附属医院进行确诊。
“白血病!”这个以往只有在电视上看到的病症,怎么会和自己16岁的儿子扯在一起呢,他们不敢也不愿相信儿子会患这种病。
爱心无限真情永恒
从煤炭总医院回到家里,敏感的慧远似乎从父母隐藏着痛苦的眼神里读懂了什么。“爸,我是不是得了白血病,要是真的,我放弃治疗,你们也不要再花冤枉钱……”“傻孩子,医生说你只是贫血,没有大碍,别胡思乱想。”李长生嘴上是在安慰慧远,可心里却在流血。靠低保维持生计的李长生夫妇没有积蓄,为了给儿子治病,他们借遍了所有亲朋和邻居,勉强凑足一万元钱。
3月26日,他们带着慧远直奔哈医大附属医院。经骨髓切片,慧远被确诊为M2A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由于慧远属急性发作,且诊断得较为及时,医生说他暂时不用采取造血干细胞移植,但应及早进行化疗治疗。听到这个冷冰的事实,李长生夫妇痛不欲生。慧远被确诊的第二天,医院就为他采取了化疗的治疗办法,医生告诉他们,慧远的病至少需要八次化疗。
在医院,邬淑玲不敢多看儿子一眼,因为一看到儿子被化疗折磨得痛苦的样子,她的心里就像被针刺了一样的疼,每每这时,她只有在医院走廊里才能痛痛快快地哭一场。
转眼,住院时所带的钱马上就快花光了,邬淑玲叮嘱丈夫在医院照看儿子,她回家筹钱。谁都知道,白血病意味着什么,能从亲友那里借来的钱都已借遍了,正在邬淑玲一筹莫展的时候,她得知,慧远所在的第八中学师生们正在为他捐款。八中地处偏远,全校只有200多名学生,且家境都不太富裕,在校长的带动下,全校师生踊跃捐款,为了救助慧远,学生们拿出了平时积攒的每一分钱,一名同学将自己储蓄罐里的零钱全部倒进了捐款箱,一天时间,凝聚着全校师生爱心的1175元钱交到了邬淑玲手上……邬淑玲所在的南山社区,在书记刘桂英的带领下,大家也纷纷为慧远捐款,刘桂英不仅带头捐款200元钱,还主动联系社会各界,为邬淑玲一家“化缘”,国贸商厦总经理李福源接到刘桂英打来的求助电话后,二话没说,第二天派专人将3000元钱交到邬淑玲手上。手捧着救命的3000元钱,邬淑玲激动得流下了热泪。得知邬淑玲要卖房子,刘桂英说,你们的小草房不值钱,别卖了,以后孩子要是真的有个好歹,你们住哪儿。你的事,我来想办法,等我的劳模奖金下来,我全部给孩子。刘桂英告诉邬淑玲,她还会帮忙再想办法,多找几家企业“化缘”,只要能筹集到钱为慧远治病,她肯舍下一张脸。
恩人请受我们全家一拜
病魔无情人有情,记者截稿时获知,尖山区教育局也在筹措为李慧远捐款的各项事宜。而面对社会各界的支持和援助,老实巴交的邬淑玲泪流满面,她说,社会上有爱心的人真多,是他们在自己一家最困难的时候给予支持和帮助,许多捐助者她还没有来得及当面致谢,人家转身就走了,像国贸商厦总经理,至今尚未谋面,可人家却为孩子捐了那么多钱。邬淑玲说,不管孩子最后治没治好,她们一家都会感谢好心人一辈子,哪怕是捐了一分钱,那也是人家一片爱心啊,要是好心人都在我面前,我会跟他们说:“恩人!请受我们全家一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