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4月23日电 徐凤华,集贤县福利镇福利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女,靠着敏锐的头脑和勤劳的双手,20多年来在棚室蔬菜的种植上打拼出了自己的一方天地,辛勤的汗水换来了今天幸福的生活。
徐凤华儿时生活艰辛,使她养成了勇于吃苦、敢于创新的性格。不甘贫穷落后的她1983年与丈夫承包了一块涝洼地。经过细心观察,了解市场行情,发现城乡居民在春秋两季很难吃上新鲜蔬菜,看准发展棚室蔬菜是发家致富的好门路。之后建起了200平方米的温室和1000多平方米的蔬菜大棚。从此她一心扑在种植蔬菜生产上,与黄瓜、柿子、茄子、芹菜等蔬菜结下了不解之缘。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农村开展“学文化、学技术、比成绩、比贡献”活动中,她刻苦钻研,不断探索,大胆实践,终于掌握了科学种菜的新技术。并由原来的几百平方米的温室逐步发展到上千平方米,蔬菜大棚发展到几千平方米。她在蔬菜生产上总结了一整套管理方式,即勤学、勤问、勤实践,使棚室蔬菜长势好,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近几年来,徐凤华种植蔬菜的品种不断更新。如水萝卜豆,特别是美心豆,人们非常认可,市场畅销价格高。如今她带头引进新品种如苦苣、香椿、茴香等逐步走进市场。现在苦苣市场行情看好,需求量逐步增大、成本低、效益明显提高。徐凤华不但自己富了,同时也将新品种、新技术推广给周边的菜农,从不保守,经常和大家一起探讨。在她的带动下使福利村的蔬菜基地迅速发展壮大,现已成棚室蔬菜种植基地。徐凤华现承包了四个蔬菜大棚总面积为4500多平方米,两个温室总面积1200平方米。年收入4万多元,成为福利村种植棚室蔬菜专业大户。但她不满足现状,为满足市场需求,她在今年引进了香葱等多个新品种,带动菜农们向新、奇、特方向创新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