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城市之声 正文
技术创新助推双鸭山市农村公路建设大发展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4-10 10:50:26

  东北网双鸭山4月10日电 从2002年开始,双鸭山市公路建设步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截止2007年底,全市共投资8.31亿元完成了205条公路建设项目,公路建设里程达1683.2公里。特别是自2003年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启动以来,建设农村通畅公路697.6公里,通达公路862.8公里,超过了2003年以前47年农村公路的建设总量之和。

  工程设计—GPS、CAD显神威。2003年1月,双鸭山公路管理处设计所接到108公里共计6条通乡公路设计任务时,窗外正飘着大雪。为了完成当年立项、当年施工、当年竣工的工作任务,全体设计人员冒着大雪,辗转集贤、友谊、宝清、饶河4县,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翻山越岭进行踏勘、选线等勘测。由于采用了国内最先进的GPS卫星定位系统定位和应用了设计人员自行研发的Autocad设计程序,仅用20多天就准确完成了公路平面、纵断面和横断面设计,简化了设计步骤,提高了设计精度,计算机出图率达100%,设计速度之快、质量之高得到了省交通厅和省发改委的高度评价,为该市的通村公路如期开工建设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技术创新——为项目建设注入不竭动力。修桥铺路不是将砂石、水泥、钢筋进行简单的混合,而是需要用脑去思考,用心去浇筑,尤其是修筑难度较大的公路。

  2004年,在双鸭山至安邦乡通乡公路施工时,遇到了大面积路基弹软现象,采用多种材料都不能解决这一难题。经过仔细研究和观察,李荣久处长和梁树才副处长以及何英芝等工程技术人员发现,煤矿大量废弃的火烧矸具有高温轻质,遇水压实后形成板体,既能防止泥浆的挤出,又能防止毛细水上行的特点。采用火烧矸做路基填料后,效果十分明显,彻底根治了路基弹软这一顽症。这项工艺在全市推广后,一年就节省工程资金近300万元,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废弃火烧矸的占地和燃烧后对空气造成的污染;2006年,在钢铁路至羊鼻山林场农村公路工程建设中,因资金紧张,工程建设一度出现面临停工的窘境。为降低工程造价,在李荣久处长指导下,梁树才副处长大胆提出用由当地储量丰富的石灰石代替价格较高的水稳砂,经试验段检测,弯沉值和压实度两项指标完全合格,满足《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要求,既保证了工程质量,又节省了工程造价,对农村公路新材料的推广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在农村公路建设中,以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双鸭山市道桥工程学科带头人、双鸭山市公路管理处处长李荣久同志为首的一批工程技术专家和专业技术人才,开展了深入细致的技术研究工作,解决了一些多年困扰公路工程建设的技术难题,部分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其中,李荣久同志带领研究的“农村公路经济实用型路面基层结构研究与推广”科技成果被黑龙江省政府授予进步类二等奖,他撰写的《沥青路面不平整原因和保证平整度的措施》和《论钻孔灌注桩基础质量通病的预防和治理措施》论文被评为全国交通科技成果学术成果交流一等奖。

作者: 李德强 董田胜    来源: 双鸭山日报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