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目标,才能有动力。孩子虽然有远大的目标,可是落到实处时,就显得动力不足。”近日,一位学生家长咨询,如何帮助孩子设立一个合适的目标,并激发出孩子的学习兴趣呢?
针对家长的困惑,哈尔滨医科大学杨延杰教授指出,每一个孩子都是善变的,小时候,可能想当钢琴家,长大了,理想可能又变了。不论孩子目标有多远大,家长都要帮助孩子由远至近,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
比如,孩子目标是想当一名大学老师。家长应当首先肯定孩子的想法。但要告诉孩子,如何实现自已的理想。家长首先要了解,目前,具备什么样的条件才能当上一名大学老师。了解清楚,就要和孩子一起分析。如果孩子想当一名北大的老师,那不仅要博士毕业,还要有留学的经历。如果要上一名曾通大学的老师,那就得硕士毕业,而且要学习成绩优秀。撑握了这些情况,就可以把远期目标变成近期目标,想当一名大学老师可以,首先要考上一所理想的大学。
杨教授指出,父母要帮助孩子认清自己的现状,找准一个合适的目标;要有一定的严格性,以保证计划的正常进行,但同时还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对于新出现的情况能及时解决和调整;执行计划时要有毅力和耐心,既不要急于求成,也不要一遇挫折就轻易放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