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4月3日电 最近,国际“超级广阔空间行星搜寻”小组运用掩星探测技术发现了10颗太阳系外行星。这是4月1日美国《每日科学》发布的消息。
日食就是一种掩星现象———行星绕行到其母恒星前面,部分遮掩恒星发出的光,这时恒星会变暗。掩星探测所使用的高级天文照相机系统,能够自动捕捉恒星光线的细微变化。这些照相机具备强大的“巡天”能力,每晚都能监测数百万恒星,判断是否出现掩星现象。
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科学家们通过引力法,发现了大概270颗太阳系外行星。引力法主要借助“恒星-行星”系统中天体相互引力作用下恒星的摆动位移变化来间接观测行星。但是,这种方法需要对每颗恒星进行少则几周、多则数月的观测计算,发现速度很慢。相比之下,掩星法搜索行星的效率要高得多。过去六个月里,“超级广阔空间行星搜寻”小组依靠建在西班牙和南非的两套高级天文照相机系统,发现了10颗太阳系外行星。
据悉,自2004年以来,总共发现了46颗出现“掩星”现象的行星,其中由“超级广阔空间行星搜寻”小组的高级天文照相机系统发现的占15颗。
新技术也可以算出行星的大小和质量。这次发现的行星大小约在半个木星到8个木星之间。有些行星十分奇特,比如行星WASP-12b公转一圈,只需地球上的一天。由于这颗行星离恒星实在太近,白天温度可达2300摄氏度。
项目组长唐·波拉克将于4月2日在英国皇家天文学会年会上宣布这一发现。一支来自世界各地的联合小组正在对这些新发现的行星进行追踪观测。这些天文学家在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拉斯·库姆布瑞斯全球望远镜网络天文台观测,并结合分别位于亚利桑那州、夏威夷和澳大利亚的机械遥控望远镜进行研究分析。同时,他们将结合智利的瑞士欧拉望远镜和法国普罗旺斯天文台所提供的观测资料,进一步确认这些行星身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