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才俊寻找父亲军旅足迹示意图。
昨日,石才俊老人向记者展示他收到的台儿庄大战纪念馆的邀请信。胡杰 摄
东北网双鸭山4月3日电 清明节来临之际,在渝探亲的成都老人石才俊昨天翻看着自己独特的纪念资料——长达数十页的“父亲足迹”。
两年前,66岁的石才俊先生为怀念已逝的父亲,历时58天、行走8000多公里,沿着父亲当年的军旅足迹,一路收集父亲参加北伐战争及台儿庄大战的资料。
昨天,石才俊告诉记者,几天前回四川合江老家给父母亲上完坟后,便收到了台儿庄大战纪念馆发来的邀请函,邀请他参加台儿庄大战参战将士亲属聚会。“我4月1日下午的飞机,我要去看能否再见到父亲当年战友的亲人。”
父亲曾参加台儿庄战役
石才俊介绍,1909年,其父石仲诚出生在贵州湄潭县马山场六果村凉水井一个农民家庭,爷爷奶奶在父亲7岁时就先后去世,之后父亲便投奔到其舅舅家。12岁时,父亲因不小心将其舅舅家的牛放丢,不敢回家,后来流落在湄潭街头的父亲参加了“黔军”,开始了军旅生活。
“在我小时候,父亲常给我和弟妹们讲以前他们打仗的故事。”石才俊说,在他的记忆中,父亲曾参加过北伐时期著名的上蔡、泰安战役,还参加过震惊中外的台儿庄抗日大战,进入过“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学习。与母亲结婚2年后,父亲离开部队回到母亲老家四川合江定居。
“1992年,84岁的父亲永远离开了我们。”石才俊说,也许是自己年纪一天天大了,最近几年总是很想念父亲,一想起小时候父亲给自己讲的那些打仗的故事,总觉得仅仅只是些片段,“后来想沿着父亲当年的足迹去走一走,收集以前父亲打仗时的一些资料。”
历时2月收集父亲资料
2006年4月23日,在纪念北伐战争80周年之际,石才俊决定实施自己的计划。他从成都出发,经过58天的时间,行走了8000公里,途经成都、贵阳、遵义、铜仁、江口、印江、彭水、涪陵、万州、宜昌、长沙、武汉、南昌、杭州、上海、南京、徐州、台儿庄、济南、郑州、临颍等地,后回到成都。访问了当年父亲受伤时住过的医院、当年的老战友,收集了父亲当年打仗时的历史资料。
昨天,记者在石才俊收集“父亲足迹”的小册子上看到,里面不但详细地记录了其父的生平简历,还有其父在北伐时期参加几场主要战役以及台儿庄大战时的精彩故事。在整本小册子上,收集了不少历史照片以及其父生前留下的珍贵照片。
“58天我天天都记得有日记,还有行走路线图。”在石才俊的日记本上,记者看到,从成都一路走到济南,标注着走过的每一个地方以及两个地方之间相隔的公里数,“这些都是父亲当年曾走过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