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假期内举行,对考生有利有弊?家长称利于考生:“明年高考正好是端午节放假,交通应该不会很堵。”教育部新闻发言人分析道,假期容易让人产生放松或是松懈的感觉,也有不利于备考的因素。包括高考时间在内的高考方案或许会进行调整。(《北京晨报》12月19日)
必须承认的是,当前,我们对于传统节日的态度已经发生了很大转变,被赋予传统文化要义的传统节日已经被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认知高度,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被纳入法定节日就是最鲜明的例子。基于这一认识,由于明年高考与端午节撞车,为了确保全国人民都能够顺顺当当、快快乐乐地过好法定化后的第一个端午节,高考为之让路仿佛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甚至是充分尊重人们的传统节日休假权利和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
当真如此吗?众所周知,作为传统节日的端午节重要,但高考在全国人民心目中的影响力也毫不逊色,高考所承载的,早已超越了一场考试所能承载的全部价值和意义,而包括全国人民对于公平选拨制度、教育公平乃至社会公平的诸多期许。当然,高考到底该不该为端午让路这一问题的要义并不在于争议两者到底谁更重要,而是是否有这样的必要,也就是这样做到底有多大的现实意义。原谅我的思维枯竭,我实在想不出高考应为端午让路的恰当理由。
我们往往会陷入这样的误区,先前所欠下的人情的、物质的、道义上的债在机会到来的时候会加倍还上,这就是所谓的矫枉过正。高考要为端午让路也是如此,端午节固然是法定假日,是全国人民的休假权利,但我们在尊重一种权利的时候切不可以牺牲另一种权利或惯例为代价。高考是严肃的,这种严肃不仅体现在高考的极端重要性方面,也同样体现在高考这种绝无仅有的形式上面,尊重高考时间的稳定性,就是尊重高考的权威性,尊重广大考生的相应权利。今天我们可以为了端午节可以让高考让路,明天,我们是否可以为了其它某种并非了不得的理由令高考再次让路呢,令高考让路固然可以成全别人,但更伤害了以考生为代表的社会公众的心。
反对高考为端午让路的意义还不止于此,它折射出我们对于新生事物的某种不健康心态,以为只有让他者让路了,把他者践踏在脚下,方能体现出对这一事物的充分尊重,说好听一些,这是缺乏理智的表现,说难听点,就根本就是一种“献媚心态”和“奴隶心态”。
其实,重视传统节日一点没有错,但这种重视绝不仅仅体现在让路这种外在的形式上,而更应该体现在对包括传统节日在内的传统文化的充分敬仰和尊重当中,如果说政府和社会公众都做到了从心灵深处尊崇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并视之为社会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何须在乎高考是否为之让路了呢?这一点,我们应该切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