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社会点击 正文
平凡母亲诠释母爱与责任(图)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4-02 14:30:03

  东北网双鸭山4月2日电 本文主人公54岁的李秀芹,是一位平凡的母亲,20年前丈夫与她分手了,她独自一人承担起抚养儿子的全部义务。

  靠看公厕维持生计,在经历离异、痛失亲人、生活困顿等重重重压之下,她把苦一个人偷偷咽下,一个人挺起了一个家,在儿子人生最关键处,把脉、掌舵。“我要让孩子好好上学,培养他上大学,读研究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她哭过,累过,无助过,最终,坚定地守在儿子身边,用柔弱的双肩挑起了这个风雨飘摇的家,她用自己看公厕的微薄收入一路支持着儿子步入研究生的殿堂。同时她也心系着与她同样困难的家庭。20年里,她没有鲜花,没有浪漫,也没有重建家庭享受安逸……

  丈夫走了房子没了

  一轮残月我的家

  李秀芹曾是双鸭山电石厂的一名职工,1986年她与共同生活了6年的丈夫协议离婚,一个人带着6岁的儿子鲍纯刚生活,那一年她才32岁。离婚后,她和儿子住在法院判给她们的房子里。小纯刚非常懂事,看到妈妈一个人黯自垂泪时,他就装成小大人的样子,给妈妈讲故事,逗妈妈开心。小纯刚虽然只有6岁,但一般的图书借助拼音他都能看下去,而且记性特别好,几乎是过目不忘,看着儿子这么聪明,这或多或少可以驱除离婚带给她的伤疼。

  1987年,7岁的纯刚就背着书包上小学了,果然,纯刚在校学习成绩优异,每次考试总是名列前茅。孩子是块料,应该让他上更好的学校,就在小纯刚上小学五年级时,李秀芹费了好大劲把儿子转了学,那一年,李秀芹也从电石厂下岗了。为了照顾儿子,她在学校附近租了房子,可房租及娘俩吃喝花销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这让已经没有工作的她一筹莫展。怎么办呢?

  一天,她看到有人推着小车,沿街卖手纸,她灵机一动,自己也可以做这个买卖呀。说干就干,第二天一大早,她就到批发部批了一大包手纸,将纸装在手推车上,学着别人的样儿叫卖。工厂、企事业单位、医院、个体诊所,她的足迹遍布双鸭山的每个角落,每天推着小车步行十几里路,脚指都被磨出了“鸡眼”,一碰钻心的疼。每逢周末,她还要带上小纯刚一同和她卖纸,儿子在外面看车,她则一路爬楼梯到医院卖纸,当看到儿子站在寒风中冻得瑟瑟发抖时,她的心被揪得生疼。眼瞅着儿子就要升入中学了,为了给儿子积攒些钱,那一年,她花高利抬了一万五千块钱,准备上河北省大批量的批发手纸,然后转手推销给富锦市的一个大批发部。不久,纸批下来了,货也推给了富锦市的批发部,可货款却迟迟没有音讯。当李秀芹再次跑到富锦时才得知,那个批发商因涉嫌一起杀人案而琅珰入狱。听到这一消息后,李秀芹的脑袋嗡的一下,整个人瘫软下来。她不敢也不愿相信这个事实,可现实是残酷的,一万五千元钱就这样打了水漂。为了还钱,李秀芹不得不含泪卖掉了她的房子,为此,母子俩抱头痛哭,祸不单行,同一天,李秀芹的母亲也因病去逝了。

  陪儿子学习为他加油

  苦难中妈妈与你同行

  伤心、难过,可事情发生了,就应该面对它、解决它,最后是忘记它。为了生活,为了儿子,李秀芹不得不正视这一切。她先后在建筑工地上当过小工,皮肤被晒得黑黑的;她曾到过矿山看皮带溜子,飞扬的煤屑让她几乎变成了一个煤泥球。在亲朋的帮助下,她总算又买了一间茅草房,虽然又暗又潮,可毕竟她和儿子又有了一个窝。“秀芹,你不能再倔下去,找个人吧。”亲朋好友看着她一个人带着孩子生活,都劝她重新选择,可倔强的李秀芹却认为自己不能轻易走这一步。“万一人家给儿子脸色看,自己可受不了,孩子如果不适应新环境,学习肯定会受影响。”思前想后,李秀芹决定不找了,只要自己能挣一口吃的,就不会亏待儿子。李秀芹没有再婚,而是一门心思地陪着儿子学习。儿子很争气,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市一中。李秀芹说,儿子很懂事,从不乱花一分钱,从小到大,儿子的大部分衣服都是亲戚朋友们给的,惟一一件花30元钱买的是夹克衫,到现在已经磨破且洗得发白,但她一直珍藏着。

  2001年,纯刚以617分的好成绩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航天自动化专业。金榜提名,这是每一位学子期待已久的,别人家的孩子接到通知书都是喜滋滋的,可纯刚却病倒了,李秀芹也病了整整三天,三天后她强打精神劝儿子:“孩子别怕,妈为你想办法,说啥也要让你上大学。”井里无水四下淘,几天来,李秀芹奔走相告,岭东区委、市妇联、经贸委、市总工会、国税……

  不久,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关爱纷至沓来,国税、市妇联等部门为纯刚筹措了6000余元的学费,带着这份关爱,纯刚踏上了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

  母爱导航儿子考上研究生

  感恩社会帮助他人

  纯刚十分珍惜这得之不易的机会,他发奋苦读,成绩总在全校前40名之列。担心母亲住在四下透风的小屋里,他给母亲写了封信:“妈,您不能再呆在那个小屋里了,我每天都提心吊胆的,您要是让我安心读书的话,您就搬出来住吧……”不久,李秀芹从那间小屋里搬了出来,寄住在尖山区26中附近的姐姐家,闲不住的她又在三利市场附近的公厕里找了一份看厕所的活计,每月收入500元,李秀芹口挪肚攒,供儿子上学。

  一转眼,四年的大学生活马上就结束了,毕业那年纯刚回到家中,他告诉妈妈,他不想考研了,已经和九江基地签了约,他要挣钱养活妈妈。“不要说了,孩子,我决定让你继续读研,你的成绩这么好,下来工作,我于心不忍啊!”李秀芹的话掷地有声。纯刚坚定地点点头。是啊,他何尝不想继续深造呢,半年后,他报了名,同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深圳某核潜艇研究学院。儿子成功了,李秀芹欣慰地笑了。

  每天5点半到岗,打水、清洗便器、打扫地面、叠手纸。中午买个饼简单地吃一口,晚上六七点钟才能回家。虽然每月只有500元收入,可她还尽其所能地帮助同样有困难的人。2006年,当她得知岭西一户邻居家的孩子孙政远以600分考入中国民航学院时,她为这个和她有着相同经历的母亲掏了1000元钱,1000元钱对于每月只有500元收入的李秀芹来说无疑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可她说,这钱花得值。去年,她看了《双鸭山广播电视报》刊发的贫困大学生王洪菲家境十分困难时,她找到了洪菲家当即掏出300元钱。李秀芹对这些同样困难的家庭出手“阔绰”,可对她自己则非常刻薄,每天中午花5毛钱买一个饼常常是她的午餐,这么多年来,她从未添过一件新衣,可她对周围有困难的人却能伸出援助之手。

  去年年前,她刚发了薪水,在家门口看到一个捡破烂的老太太。“快过年了老人还这样辛苦”,李秀芹动了恻隐之心,她掏出50元钱交到老人的手上,叮嘱她买点肉过年。李秀芹告诉记者,自己之所以能这样,是因为自己在最危难之时同样有热心人为她和儿子提供了帮助,她告诉儿子以后挣钱了一点要帮助那些有困难的人。

  虽然生活异常艰辛,但李秀芹的心里却很甜,干活累了,想想儿子马上研究生毕业了,她心里有了依靠……

作者: 缨春    来源: 双鸭山人民广播电台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