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一直有一个概念,音质好的机器,功能必定少,块头一定大,因此,我以往使用的机器都是创新的ZEN TOUCH或者SONY HD5这类功能少,并且块头比较大的机器。在一次偶然的机会,我试听了一下IAUDIO的I6,一入耳就让我感到非常惊奇,这么小的一台机器,想不到音质很不错,而且功能丰富,30MW*2的输出功率依然可以拥有20小时的播放时间,之后就毫不犹豫的把这款机器买下了,虽然这款机型的音质不能把我之前使用的ZEN TOUCH比下,但是优秀的操作和小巧的体积实在方便太多了,这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随身听,从次以后,ZT就给我打下冷宫了。之后到了D2推出(那时候机器上的IAUDIO LOGO变成了COWON),由于之前有了I6的经验,我对这款D2是同样是半信半疑的,功能变得更多了,而且播放时间更长,功率反而也有所加大,经过实际使用,D2并没让我失望,声音对比I6发有所提高。于是就马上把I6出了进了D2,之后过了1年多,也就是现在,IAUDIO的新机,COWON A3出来了,虽然有了前二次的经验,但是A3的功能也强大太多了(A2没用过),音质还能保持那样的水准吗?对于这个问题我非常置疑,不过MP3玩多了,正好想进台MP4玩玩,于是,就有了下面的对比。

爱欧迪A3和爱欧迪D2
COWON A3的声音一入耳,感觉并没有让我失望的,声音有着不错的素质,32MW*2的输出的却不是盖的,推力非常大,我把我的森海HD580大耳机搭配上去也推得有点摸样了。我使用了WESTONE的UM1作为二机的对比耳塞。

机身背部特写
在听一些流行音乐的时候,也能感觉到A3的音场是十分开阔的, 声距控制很好,声音分离度高,声音很大气。在听回D2的,感觉D2的音场要收缩不少,但是声音的细节更多了,修饰感也更动听了,A3一入耳就让人有惊奇的感觉,D2对比就比较平了,但是听得久的话,感觉D2要比A3耐听一些。
而在听一些古典音乐的时候,A3的声音比较透彻,延伸不错,但声音不够细致,小编制的音乐也能感受到它的开阔音场,D2的声音要细致很多,古典乐器的刻画要完美一些。在听一些现场音乐的时候,就能感受到A3的音场优势了,由于音场开阔,A3的声音定位非常准确,层次感足,气势感不是太重,但是细节很丰富,各种音乐都能演绎得游刃有余,整体让人感觉很冷静,有一种高雅的感觉,听者所在的位置似乎是在现场的背后,有一种一览全局的感觉。而D2对于现场音乐的表现,觉得音场要收缩不少,听者好象是在中间的位置聆听,声音的细节没有了那么突出,层次感也不如A3的强烈了。

大小对比
二台机器的低频量感都不算多,属于比较精确的类型。不过在观看一些电影的时候,打开MACH3BASS音效,会有着不错的效果。感觉D2的声音在听流行等小规模音乐的时候,有优于A3的表现,而A3在听一些大动态音乐的时候则表现更佳,可能这也与二者的定位不同有关吧,A3是一款MP4机型,大气的声音对于看电影无疑是更有利的。
看来D2和A3的二机使用都是有价值的,D2不用出掉了,平时短途出行,带D2就足够,因为更便携,而且声音对于流行表现更好。而去稍远地方的时候,A3就可以派上用场了,对于书包来说,A3的体积算不了什么。二台机器的轮流使用很好的平衡了便携和娱乐的关系。由于我对机器的音质要求是最高的,因此,这篇文章只说了一下二者的声音对比,等以后有时间我会把A3的使用感受给补上,希望能给到其它用户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