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3月31日电 “一级洗水闭路循环成果进一步巩固,洗煤小时处理量进一步提高,工艺流程进一步完善。”2007年,双矿集团选煤厂共完成科技成果64项,实现科技创效465万元,有力地保证了安全生产的有序进行。
2007年,双矿集团选煤厂向科技创新、科技管理要效益,以降成提效、科技兴厂为目的,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达到五个提高。
实施压滤机系统技术改造工程,提高了煤泥水处理能力。进入2007年,由于原煤煤质变差和-0.5mm煤泥含量的增加,致使原有的压滤机处理能力不足、排料周期过长、洗水浓度上涨等问题,经过反复论证研究,提出了对压滤机系统进行技术改造。增设了两台国内先进的快开式隔膜尾煤压滤机和一台同型号精煤压滤机。在压滤机改造过程中坚持边生产、边安装,保证了技改工程的顺利进展。
实施跳汰机筛底改造工程,提高了工艺效果。洗煤车间经过不断摸索、总结,提出了对跳汰机筛底进行改造的可行性报告,采用人工床层,将原来小平方不锈钢筛底改造为大平方的复合筛底,既节省了班中清筛底时间和劳动量,又使双系统小时处理量提高到500吨以上,还降低了原煤损失,全年可节约原煤成本67万元,并对原煤煤质的变化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取得了突出的效果。
改变洗水硬度,提高了煤泥水处理效果。煤泥水处理是选煤厂生产的一个重要环节。
洗水浓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洗选效果的好坏。浮选车间主任邓明伟亲自带领技术攻关组认真研究解决制约生产的瓶颈问题,经过大量的科学试验,有效改善了浮选效果,消除了细泥对精矿的污染,浮选精矿产率、尾矿灰分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加压过滤机的排料周期由600多秒降至100秒左右,压滤机每循环由70-90分钟降至50-60分钟,油耗由原来的0.21千克/吨原煤降至0.194千克/吨原煤。
实施自主创新,提高了科技创效意识。2007年实施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全员科技创效意识。对112#锚链进行了改造,恢复了中煤仓的使用,能够缓冲洗煤生产3—4小时,保证了洗煤生产的连续性;通过改造4个脱水斗子下料,取消1个锚链的开动,简化了中煤运输系统工艺,每年节约设备维护费用约15万元;在厂房内安装了132盏防眩泛光灯,提高了厂房的照度,年综合创效达6万元以上;
一年来,先后完成了设计项目8项,技术革新16项,修旧利废2项,技术改造21项,先进的管理方法3项,新技术应用7项,合理化建议4项,共创造经济效益465万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