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传媒论坛 正文
中华老字号该不该起洋名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3-21 10:04:28

 

   1980年天津恢复“狗不理”包子等传统小吃。

  自从百年老店“狗不理”正式启用英文名称——“go believe”以来,质疑声和争议声始终未绝。同狗不理一样,之前,包括全聚德、同仁堂在内的北京6家老字号在确定了各自的英文名字后,也同样在社会上引起争议。

  中华老字号纷纷热衷起洋名,是对传统文化的不自信,是“崇洋媚外”,还是为了提高国际知名度,开拓海外市场,引人深思。

  “狗不理”有了英文名“go believe”

  3月4日中午,天津市民张东升带朋友到天津狗不理和平路大酒店用餐时,突然发现,狗不理已将百年老店的英文名字,从汉语拼音的goubuli,改为“go believe”。酒店的工作人员告诉他,“go believe”已正式成为狗不理的英文店名。

  中华老字号狗不理为何要起英文名?这个洋名又是怎么来的呢?狗不理集团办公室主任周学谦介绍说,以“狗不理”为代表的中国特色小吃虽然美味可口,可是中国味儿太浓也有缺点,像“狗不理”3个字根本无法直接翻译成外文,否则就闹出了“狗都不理的包子”的大笑话。

  记者在采访中就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在天津一家船务公司做报单工作的司小姐的几位德国朋友曾到天津看德国对挪威的女足半决赛,顺便尝尝中国特色小吃。可一天下来,充当导游的司小姐就感觉吃不消了。

  “每到一些中国味道浓厚的饭店,我的英文就卡壳了,而且我确实不知道怎么翻译‘狗不理’包子。”司小姐说,她半直译半解释地把“狗不理”用英文讲给这几名德国人听时,她看得出来,这几个德国朋友并没有真正理解“狗不理”到底是什么意思,其中一个还问她,包子馅儿是不是狗肉做的。

  周学谦告诉记者,随着北京奥运会的日益临近,中国将迎来大量的外国游客。为了将中国传统美食介绍给更多的外国客人,在天津市餐饮协会牵头下,集团开始向社会征集英文店名,最终选定了“go believe”。

  周学谦告诉记者:“‘go believe’与狗不理的汉语发音最接近,而且英文意思简单、便于理解,这个名字的中文意思是‘去诚信的地方’,这对吸引国外顾客、提升企业形象也有好处。”

作者:    来源: 长城在线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