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6时,随着一声巨响,位于沈阳市惠工广场附近一幢23层高的建筑物天涯宾馆成功爆破。天涯宾馆占地面积近3万平方米,是该市历来爆破的最高建筑物,由于楼层太高沈阳市首次采用折叠式爆破技术进行爆破。
同日,沈阳晚报以《天涯宾馆今早化尘》为题,对此作了报道。纵观全文, “技术含量”很高,对首次采用的“折叠爆破”进行了详尽解读,而对爆破拆除这一高层建筑的动因,却未置一词。这就难免让局外人顿生疑虑。
首先,炸掉天涯宾馆是不是规划失误所致?当地这家报纸说,地上23层,地下2层的天涯宾馆,是继沈阳北站落成后建成的。沈阳北站始建于何年何月?在网上没有查到,只晓得沈阳北站曾被网友评为全国外形最靓的火车站。据此估算,天涯宾馆建成投入使用顶多也就一二十年时间吧?爆破拆除这样一栋大楼,总得有个象样的理由才行。如果是由于当年城建规划失误所致,那么,当事官员未必不该向公众有个明确的交代?无论他们如今官拜何级,权有多大。
其次,炸掉天涯宾馆与卖地财政有无关联?早两天,现代快报报道,22层98米高总造价3776.7万元的无锡市第一人民医院综合楼建成使用仅7年,但政府决定下月将其爆破拆除。当地相关部门强调炸掉大楼卖地皮,立马可赚两个亿,“政府并不吃亏”。(3月17日《现代快报》)沈阳的情况是不是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倘若不幸而言中,那当地政府就存在职能错位的问题。政府的主要职能是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根本没有“实现盈余”的内容。要是当地政府为了倒腾地皮,达到拉升GDP的目的,不惜同意将23层的天涯宾馆一炸了之,那就和社会上唯利是图的“土地贩子”没啥本质区别了。如果纯属市场行为,那也存在资源浪费问题,当地政府则应该及时出面进行干预。
面对“炸楼新闻”,我们还是多问几个“为什么”好。作为媒体,则不该把笔墨过多地放在炸楼的技术层面,理当将炸楼的动因向公众解释清楚,而且不能站在地方政府或利益集团的立场,有意或无意间把公众当作忽悠对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