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3月21日电 “这是心的呼唤,这是爱的奉献,这是人间的春风,幸福之花处处开遍……”“爱耳日”前夕,当四方台区太保镇中华村贫困家庭失聪儿颜宇航的奶奶接过双鸭山市残联送来的1000元慰问金时,老人内心里感受到一片春天般的温暖。
今年5岁的小宇航,是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启动的“听力重建启聪行动”的受赠对象,也是双鸭山市首例受赠者,去年在双鸭山市残联的积极协调下,得到残疾人福利基金会捐赠的24.8万元人工耳蜗植入手术经费,手术非常成功,如今的小宇航已经可以听到声音,说出一些简单的词语,手术的成功给贫困家庭带来了无比的幸福。正是因为有了众多好心人的关爱,小宇航脱离无声的世界,聆听到世界那美妙的声音。
厄运降临幸福家庭
2004年12月23日这一天,是双鸭山四方台区太保镇中华村颜庭海夫妻小宝宝出生的日子,宝宝的到来给一家带了许多欢乐。奶奶杨桂芳给孩子起名颜宇航,希望他长大后,像杨利伟一样遨游天空。一家人视小宇航为掌上明珠,呵护有加。出生后的小宇航体质弱,经常感冒发烧,每到这时颜庭海夫妇都会带孩子到卫生所打几天静点,感冒也就好了。可夫妻俩万万没有想到,这却给小宇航埋下了灾难的种子。
小宇航长到10个月时候,家人发现,随着孩子一天天地长大,孩子对周围的声音没有任何反应。心存疑虑的奶奶和妈妈便带孩子来到哈尔滨第二医院进行检查,检查结果孩子患的是“药物性耳聋”。当两人得知小宇航的病情后,一家人伤心欲绝,感到天都要塌了下来。医院专家分析,孩子药物性耳聋有几种可能,一是母亲在怀孕后用了不该用的药,二是出生后用药不当导致婴儿的听觉神经受损。小宇航的情况基本属于后者。药物性耳聋目前还无法治疗,只能装上人工电子耳蜗,帮助小孩开口讲话,而装电子耳蜗的手术费和设备费需要20多万元,还不包括近10万元的语言康复费用。
装人工电子耳蜗的钱,对于这个贫困家庭来说,无疑是一组天文数字。奶奶杨桂芳甚至想到了要把自己的器官卖掉来为小宇航治病。就在全家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件事的发生给小宇航带来了希望和光明。
小宇航成为幸运受赠者
2007年年初的一天,4岁的小宇航和家人到邻居退休老干部李子春老人家里串门。到了吃饭的时候,聪明伶俐的小宇航虽然听不到声音,但却非常懂事,他先把筷子送到了李子春爷爷的手里,又给他倒满酒。看着小宇航的聪明伶俐、惹人怜爱的模样,李子春打算帮助失聪的小宇航。
不久,李子春得到一个信息,国家“听力重建启聪行动”项目,这个项目是为贫困失聪儿童免费植入人工耳蜗的活动。李子春马上到四方台残联打听情况,获知,双鸭山市残联可以联系此事,但是,要经过调查、申请、检查、核实等相当繁杂的手续。不管怎样,小宇航的病总算有了一丝希望。
第二天一大早,李子春又赶到双鸭山市残联康复部,康复部工作人员热情地告诉老人:残联康复部刚刚接到省里的通知,“听力重建启聪行动”已经在黑龙江省启动了。2006~2013年黑龙江省预计每年完成96名受赠人工耳蜗的术前筛查、术后康复安置和康复训练任务。这对于小宇航来说可是个天大的好消息。李子春晚上回到村里马上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了颜庭海一家,一家人默默祈祷着小宇航能得到这个难得的受赠名额。
由于捐赠的人工耳蜗有限,这次“听力重建启聪行动”项目对于受赠者的审查是相当严格的,要经过申请、筛选与申报等工作流程。市残联康复部工作人员接到申请后,多次到中华村走访、调查,又到医院核实情况,最后确定:小宇航完全符合植入捐赠人工耳蜗的各项要求,并向省残联送交了受赠人申请书。
每一天的等待对小宇航一家人来说都是慢长和痛苦的。为了能够实现小宇航康复的希望,奶奶杨桂芳拿了2000元钱送到双鸭山市残联。没想到,当残联工作人员来通知孩子手术的时候,这2000元钱被原封未动的送回老人的手中。为了确保申请的顺利通过,双鸭山市残联领导又多次到省残联沟通、协商此事,做了大量积极工作。当电话铃声响起,残联工作人员将手术的时间告诉宇航家人,接电话杨桂芳已经哽咽得说不出来话。
爱心助残点亮希望之灯
2007年7月17日,杨桂芳、颜庭海、段明明领着小宇航踏上了去北京接受耳蜗植入手术的火车。8月13日,小宇航被送到聋儿康复中心开始接受语训机构的康复训练。到9月份,小宇航就会开口说话了。当他第一次含糊的说出“妈妈”二个字的时候,段明明和杨桂芳激动得痛哭流涕,小宇航终于和正常孩子一样了。
小宇航接受捐赠植入人工耳蜗,遵照捐赠方意愿,受赠方在接受24.8万元人民币的人工耳蜗产品捐赠的同时,需交纳手术费、术后康复训练经费、项目配套经费等与之相关的费用。这样颜庭海必须还得拿出5、6万元的康复等费用。
颜庭海夫妇以种地为生,年收入不足5000元,为了给小宇航筹钱治病,夫妻俩把地包了出去。又四处借债、贷款,在亲戚筹措帮助下,终于将小宇航的康复训练资金筹齐。
杨桂芳的小儿子到了结婚的年龄,在小宇航得病后,他每月都把工资全部都交到妈妈手里。有人问他,“你怎么不攒钱娶媳妇呀?”他腼腆地说:“先把我大侄儿的病治好,我再想娶媳妇的事儿。”
了解到颜庭海家的实际情况,2008年春节,双鸭山市残联出面与四方台区民政局协调为颜庭海家争取到了4000元钱的重大疾病补助金,还帮助他家拿到了低保证,给这个贫困的家庭解决了眼前的困难。2008年2月22日,双鸭山市残联理事长孙少文、副理事长关英,带领康复中心的同志来到小宇航家并送来了1000元慰问金。众人拾柴火焰高,在多方的努力下,使小宇航治疗所需的费用有了希望。
当记者来到颜庭海家进行采访时,小宇航的奶奶杨桂芳说到双鸭山市残联对她家的帮助,禁不住流下了感激的泪水,“真心感谢市残联,感谢政府,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如果不是市残联同志的积极帮助,没有身边的好心人,我家小宇航可能永远也听不到这个世界的声音了。现在我心里感觉特别愧疚,因为我一辈子也报答不了好心人对我家的恩情!”
小宇航一家是贫困的,可并不是无助的;世界之音对从前的小宇航是万籁的,可现在所有的声音对于他都是那么美妙。这一切变化都来自于人间的爱心,爱的力量是无穷尽的,小宇航一家人深深地感受到了这一切,希望小宇航早日康复,健康成长在充满爱的世界里,将来有一天也会向需要援助的人奉献自己的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