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网虫贴文 正文
忠于自己的心灵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3-21 08:28:58

  多年以前的一个春天,大地刚刚苏醒,小草露出了崭新的嫩芽,空气中到处弥漫着春天的气息。就在这时,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我有幸结识了一位温文尔雅的朋友L。我们第一次见面对彼此的印象都非常好,可以用成语“一见如故”来形容。但就在之后几个月的时间里,因我们各自繁忙的工作,就再也没有机会见面。时光的流转中,彼此都非常思念和牵挂着对方,但也很无奈。终于在半年后,一个让我终生难忘的故事发生了:一个周日的午后,阳光灿烂,在没有任何信息通知我本人的情况下,朋友只身一人来到我工作的所在地,但他却没有踏进我的门槛儿半步,而是一个人顺着我工作所在的大楼下面的街道慢慢地走了一圈,并站在我的窗前望了一望,然后心满意足地坐上了返回的汽车离开了。

  后来他告诉了我这件事,听后,我先是很震惊,然后更多的是埋怨既然都到达了我的门口,却为何不进屋看看我呢。我曾经问过他不觉得那次来访非常遗憾吗?他却回答说一点都不觉得遗憾,相反那天他的心是满载而归的。多年以来我都不理解他的那个“满载而归”是什么意思,直到昨晚,我读到于丹的《论语》心得,才真正明白朋友当年是一种怎样的胸怀和心境。正如柳宗元笔下的蓑笠翁,在严冬时节“独钓寒江雪”,完全是为了垂钓而垂钓;晋代名士王徽之在雪夜乘小舟去访问朋友戴逵,到了朋友的门前不敲门就转身走了。为什么?他因为想念这个朋友,乘兴而来;到了朋友门前,兴尽而返。这就是著名的“雪夜访戴”的故事,没有想到千百年后类似这样的故事竟然又发生在了我的身上。其实古人也好,今天我的朋友也罢,他们的行为都是在忠于自己的心灵,他们完全是为了自己的一颗鲜活的心而活着。他们那颗饱满的心灵,是怎样以一种最朴素、最温暖的姿态自然的呈现于世,就这,一直都让我这等凡人回味无穷。

  于是我愈加的喜欢上“忠于自己的心灵”这个词语。可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在忠于自己觉得应该忠于的事情,又有几个忠于过自己的心灵呢?我们总是勉强自己去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事情,而又勉强自己不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比如工作,有多少人明明不喜欢自己的这份工作,却只为了谋生,或为了退休后的工资而日复一日的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可以想象,这样的心态中他会不会有饱满的激情去对待他的工作,他的工作会不会因为他的心情而有任何起色呢?再比如爱情,明明不再相爱的夫妻,却为了孩子或是什么其它原因勉强的生活在一起,在漫长的岁月旅途中,每一天都彼此面对着一个既陌生又熟悉的面孔,表面上他们又要装做生活“幸福甜蜜”的样子给外人看。就像电视剧《中国式离婚》中的男人女人,他们把原本的人生快乐都归于了生活的琐碎和烦恼,把原本的幸福生活都变成了痛苦和无奈。也许有些人在想我们还年轻,我们的人生路还要走很长很长,理想中的生活终有一天会来到面前。可是有没有想到一个人能活上几次?人的一生又有多少年呢?当我们就要闭上双眼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有没有想过我们这一生是否真正在为自己的内心而活过?有没有想过最对不起的人竟然就是我们自己呢?我们的身边常常有一些就要逝去的前辈们,他们满眼泪花的告诫我们:一定一定要善待我们自己。我想这其中的“善待”就应该包括对待心灵的善待吧。

  为自己的心活着,是一种怎样的从容和笃定?为自己的心活着,是怎样的一种快乐和坦然?这个下午我一边啜着茶,一边冥思苦想着“忠于自己的心灵”真正含义。

作者: 杨柳依依    来源: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