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文艺动态 正文
敦煌艺术展观众创纪录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3-20 08:47:18

美术馆两月迎客60万,主办方回应“现场环境不佳”质疑

相关人员的免票政策刺激了敦煌艺术大展的参观人数,而3月8日为女性免票,更使这一天成了客流高峰,单日接待2.8万人。中国美术馆供图

  东北网双鸭山3月20日电    再过两日,1月19日开展的“盛世和光———敦煌艺术大展”就将在中国美术馆落下帷幕。昨日,本报记者获悉,参观这一展览的观众人数累计已达60万,刷新了美术馆有史以来的观展人数纪录。昨天的大风沙尘天气也没能阻挡参观“敦煌展”的人流,仍有近千观众涌进了中国美术馆。

  “敦煌展”打破参观纪录

  该展览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敦煌艺术展,展品包括复制洞窟10个、彩塑复制品11尊、壁画临本120幅、彩塑真品9尊、敦煌花砖10件以及藏经洞出土文献真迹10件。截至昨日记者发稿,美术馆方给出的数字是,参观人数已达60万人。远超过2004年“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47天迎客32万的纪录。

  “敦煌艺术大展吸引了大量观众,参观人数也是有史以来最多的。”中国美术馆相关工作人员李静月告诉记者。而对于一些观众提议,能否再将展览延期,李静月指出,展览已经延期了1个月,如今即将移师天津展出,因此在北京的行程不能再拖延。

  “免票”政策带来观展高峰

  展览期间,中宣部、财政部、文化部、国家文物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为此,中国美术馆及时针对敦煌展公布了新的参观办法,对17岁以下及60岁以上公众及相关人员免费开放,带动了新的参观热潮。其中3月8日这天由于对妇女免票,参观人数达到了最高峰———2.8万。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介绍,目前相关部门正在考虑将美术馆、科技馆也纳入免费行列,由此美术馆在未来也会免票,“而此次‘敦煌艺术大展’也让馆方积累了一些数据,在今后大型展览、人数众多时都可以采取一些相应措施。”

质疑与回应

  1.观展环境不佳?

  人多也让观众享受到了摩肩接踵、走马观花的滋味。一陈姓观众告诉记者,由于人数太多,讲解员太少,而且下午是从1点半开始,以至于大家都等着讲解员,“听讲解的人简直就像滚雪球,站在外围的人根本听不到。”另有一张姓观众表示,此次展览的布局做得偏于琐碎,不便于观看欣赏,这些几乎按原大复制的洞窟夹杂在诸多展品之中,让展厅更显狭窄。

  美术馆工作人员李静月指出,参观人数超过了美术馆方面的预想,也提出了新问题。“我们也曾采取过限制人流的措施,但由于参展人的热情,这个措施最终没有很严格地执行。”至于布展问题,中国美术馆副馆长马书林指出,该展主要以历史文脉进行布展,洞窟、壁画穿插也是布展需要,打乱历史顺序,观众更不易看懂。

  2.壁画临摹过于粗糙?

  此次展览以敦煌艺术摹本为主体。去过敦煌的金姓观众表示,有些临摹作品显得过于粗糙。也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艺术史博士撰文指出,人物的描绘刻画不能与原作同日而语,尤其是次要人物与衬饰,不少草草了事之作,敦煌艺术的精致典雅没有得到有效的传达。

  对此,马馆长指出,敦煌艺术研究院在长达60多年的时间内,临摹了2000件作品,此次展出的120件都是双方从艺术角度精心挑选的。“由于敦煌艺术不可移动的属性,这些临摹艺术品起到了保护、传承的作用。”马馆长表示,敦煌艺术蕴含了古代先民的理想与追求,临摹并没有将这些精神气质抹杀,仍能给信息时代的人们以心灵的震撼。

作者:    来源: 新京报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