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3月19日电 英国《金融时报》3月11日发表了一篇彼得·史密斯撰写的文章,题为《澳大利亚海员转投矿业》。文章说,中国对矿物的需求引发了澳大利亚海军的一场危机,一些熟练技师被蓬勃发展的采矿业吸引,澳大利亚海军的潜艇部队正面临严重的人员短缺问题。
澳大利亚潜艇部队缺编,为何会同中国扯上关系?事情要从澳大利亚当地媒体的一则报道说起。
潜艇人员缺编近四成
3月10日,澳大利亚国防部长乔尔·菲茨吉本在接受《澳大利亚人》报采访时承认,人手和技能短缺可能是澳大利亚军方面临的最大挑战。“当然,海军受到的打击最严重,留人和征兵都陷入了真正的危机。”
据介绍,目前澳海军潜艇艇员缺编率高达37%,创下历史纪录,缺编最严重的是6艘“柯林斯”(3300吨)常规动力潜艇。每艘“柯林斯”潜艇需要45名官兵才能正常运行,其中半数是熟练操作精密仪器的专业技师,但眼下只剩3艘能随时投入作战行动,另外3艘潜艇因艇员不足,只能在母港闲置。此外,远航中的潜艇也不得不再三减少航海日程。
尽管澳国防部说,缺编还不至于影响作战行动,但一些海军专家担心,人员短缺影响潜艇的作战训练。而且在军事危机爆发时,仅仅靠3艘能够勉强开动的潜艇并不足以应付突发事件。
当年负责引进“柯林斯”潜艇编队的澳大利亚前国防部长金·比兹利说,至少需要4艘潜艇人员满编,才可随时投入作战,理想情况是6艘潜艇满编。他说,澳政府现在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维持并不断补充潜艇部队兵源。
高薪让艇员纷纷跳槽
澳大利亚矿产资源丰富。近年来,随着海外需求的增加,澳大利亚采矿业,尤其是西部的采矿业更是蓬勃发展。菲茨吉本部长说,矿产开采业与潜艇作业碰巧有不少共通的基本技能,如对某些精密仪器的操作等。他说,现在的情况是,每到给士兵发薪的日子,总会有矿业公司的猎头,在位于澳大利亚西海岸的斯特林海军基地周围转悠,拉拢技术人员为他们工作。
其实,眼下澳海军已经为潜艇官兵开出了超过8万澳元(约合52万元人民币)的年薪,是海军各军种最高的,但许多官兵仍然难抵矿业公司13万澳元年薪的诱惑,纷纷脱下军装转投矿业公司旗下。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艇员接受采访时说:“我们正在变成幽灵部队,人员不断流失。”
今年53岁的威廉·瓦斯利曾经在澳皇家海军潜艇部队服役20年,先后在3艘“柯林斯”潜艇上服过役,游遍整个亚太地区。他于1994年初转行到采矿业,起初在西部矿业公司当保安,现在是世界上最大的金矿公司“国际和谐”的一名经理。自从离开海军以后,瓦斯利还招募了另外4名潜艇艇员。他说,现在只要有空缺,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到潜艇部队招人,“因为我相信潜艇士兵的素质以及他们给本行业带来的技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