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法治频道 > 经济与法 正文
诈骗团伙虚拟奥运项目诈财30万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3-14 08:47:09

  打着“奥运项目”旗号,手持国家体育总局“红头文件”,借水上沙弧球体育项目的装修工程,重复收取多家施工单位图纸费、标书费、“好处费”。昨天,漏网的陈昌民在渝中区法院受审时称,他也被骗了,亏了8万元。

  昨天,检察官冯堃代表检方指控,陈昌民在2003年11月伙同杨杰等8人,先在渝中区临江门组建重庆斯芬托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称斯芬托公司),然后在重庆冠忠客轮有限公司租赁了5号趸船,准备投资成立我市首个沙弧球俱乐部。截至2004年6月,该团伙利用这一虚假工程,邀请建筑、装饰企业招投标。斯芬托公司宣称该装饰工程标的1600万元,并把设计图重复卖给7家施工单位,每家2万元。后来,他们又卖标书、索取数额不等的好处费,总共骗了30余万元。

  杨杰等人早在去年就被判刑,陈昌民是漏网之鱼,去年8月12日晚才被抓。

  冯堃一口气宣读完证人证词,被告陈昌民多次伸长脖子想看证据,并慢条斯理地说,好多都记不起了。冯把一张3万元的现金支票拿给他看,问:“这张支票有你的签字,认不认账?”

  陈昌民慢慢地说:“我的字哪写得到恁个好哦,我没什么文化,写不出来,不信我当场写给你看。”

  法官问他收过这3万元没有,他顿了顿,说:“收了。”

  辩论时,陈昌民刚说到“我也是遭害了”时,就哭了起来,不停地用囚衣擦拭眼泪。他说,自己投资10万元购买了沙弧球来经营,生意亏了,杨杰就拉他入伙办沙弧球俱乐部。就这样,他在2003年11月成了公司股东。2004年3月,他发现这个项目是在骗人时,就退出了,只分到2万元。这都怪自己书读少了,遭骗了,希望法官在量刑时能从轻处罚。

  该案将择日宣判。

  记者罗彬

  新闻背景

  三步设下陷阱

  市体委有关人士表示,沙弧球绝不是奥运项目,而是500多年前起源于英国的贵族游戏,十九世纪逐渐演化成竞技休闲娱乐的体育运动,二十世纪末引入我国。

  有关人士透露,该团伙骗术并不高明。他们伪造国家体育总局的“红头文件”,宣称沙弧球是奥运项目,还有美国帝尔国际集团800万元的投资,以此骗钱。

  第一步是成立公司,然后与轮船公司签订趸船租赁合同;

  第二步是通过签约方式,骗取工程师设计俱乐部装饰工程图;

  第三步就是凭借骗来的图纸,向建筑装饰施工单位发出邀请,骗他们的图纸费、标书费、好处费。

  2004年6月,斯芬托公司关门,那些老总们也人间蒸发,这些单位才发现上当受骗。

作者:    来源: 华龙网-重庆晚报     编辑: 萧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