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城市之声 正文
全市农村工作会议要求认清当前形势科学安排春耕生产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3-12 10:07:53

  东北网双鸭山3月12日电 今年全市备春耕生产工作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全市农业干部及农户要认清形势,科学的、合理的安排好春耕生产。

  春季旱象严重。由于去年秋季全市大部分地域封冻时土壤底墒较差,且冬季降雪明显偏少,预计春季降水量分布不均,因此发生大范围春旱的可能性较高。另外,我市江河水位较去年同期低0.2~0.7m,水库蓄水总量3亿立方米,地表水年径流量为7亿立方米,地表水利用率极低,抗旱用水尤其是水田用水可能出现紧张。

  农业生产成本增加。今年以来,各类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全面上涨,特别是二铵、钾肥、复合肥、大豆种子价格涨幅较大,造成农业生产成本增加。据初步测算,因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每亩地增加生产成本25~30元。受此因素制约,春耕生产投入品标准有降低的可能。

  农民手中存有余粮。受市场价格波动影响,目前全市玉米、水稻收购价格较前期走低,部分农民等价观望、存在惜售心理。

  部分重灾户生产存在困难。去年,我市遭受了严重的自然灾害,受灾面积大、程度重,部分重灾户再投入能力降低,备春耕生产资金筹措难度加大。

  气象条件不是十分有利。据市气象部门预测,全市春播后期及盛夏有明显的低温时段,春夏以阶段旱象为主,东部及低洼地块有短期涝象。后期气象条件稍差于近年,秋季气温明显偏低,秋霜正常略早。此外,由于去年暖冬明显,有利于农林病菌、虫卵越冬,入夏后植物病虫害有大面积发生的可能。

  针对当前全市备春耕生产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工作重点是坚持做到思想早动员,物资早准备,春耕早动手,抢时间、争主动,采取突破性措施,努力破解制约春耕生产的突出矛盾和问题,高标准、高质量做好备春耕生产工作。

  抓好种植业结构调整和落实。以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为目的,以稳定粮食,增加经济作物和饲料作物为方向,按照“围绕重点产业、围绕农民增收、围绕农业订单”的思路抓好备春耕工作。继续组织干部和农业技术人员走村入户,做深入细致工作,确保在3月份全面落实生产措施到村、农户和地块。水田生产充分考虑现有水源工程蓄水情况和供水能力,量水而行。大豆产区引导农民合理轮作,扩大小麦、马铃薯种植面积,推广大豆抗病品种和新技术,减少重迎茬危害。

  抓好水利建设,抗春旱保春种。要抢抓春耕前的有效时间,组织群众再掀打井高潮,新建一批抗旱水源和节水灌溉工程,并抓紧现有水利设施配套,增强水资源的保障能力。

  搞好渠道防渗,加快蓄水、渠道等工程建设,截蓄桃花水,充分利用地表水减少水资源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春耕前全市要新打抗旱水源井99眼,新增小型水源工程11处。

  水田要保证泡田用水,确保按时泡田,适时插秧;旱田要保证春种用水,确保一次播种夺全苗。

  抓好标准化生产,保证春耕质量不降低。全市以实施标准化示范园区建设为突破口,明确农艺技术标准,细化各项落实措施,重点在投入品、整地、农时和播种标准上实现新突破,保证春耕生产上标准。针对今年农资价格大幅上涨,农民种地成本增加的实际情况,积极引导农民多造多用农家肥,改变单纯依靠无机肥料投入的倾向。认真落实测土配方施肥,做到科学施肥。突出重点抓好水稻大棚育苗工作,今年全市计划投入460万元对新建的水稻大中棚进行政策扶持,从而消灭小棚育秧,全面实现大中棚育苗,做到不育5月苗、不插6月秧。

  积极拓宽筹资渠道,确保农民种上地,种好地。继续协调金融部门增大贷款力度,对春耕生产投入困难的贫灾户可采取小额抵押、十户联保、信誉贷款、县乡干部担保等措施,帮助农民解决贷款难问题。另一方面帮助农民尽快转化手中余粮,增加自我投入能力,尤其是解决好贫灾户的生产资金,杜绝“白籽”下地。

  抓好技术培训和农业生产各项指导服务。围绕“科技兴农”,狠抓措施落实,继续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乡蹲点,做好技术、信息、订单、农资、计划等方面的指导和服务,重点推广农业标准化,推广应用优质专用品种,集中一切力量抢墒整地,积极落实好各项抢农时、抗灾害、夺积温、一次播种保全苗的技术措施,全面提升备春耕生产标准化水平。

作者: 朱万杰    来源:     编辑: 丁爱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