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人物频道 > 百姓故事 正文
武汉一警察收养抢劫犯之女并供其上大学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3-05 10:07:43

  一个是抓获麻醉抢劫犯的警察,一个是麻醉抢劫犯的女儿。在女孩的亲友们都避之唯恐不及的情况下,警察承担了抚养的义务。

  “你是她家的仇人,把她带回家养,太危险,万一哪天报复你怎么办?”朋友们好心相劝,并深深担忧。除了龚文君外,警察还亲手抓获了她的5个亲戚。

  面对各种压力甚至流言蜚语,警察把14岁的女孩从中学抚养到高中,再到大学。

  2月22日,刘继平把珍珍送到火车站。今年寒假是珍珍上大学一年半以来第一次回家。在家呆了一个月,“女儿”又要离开自己,刘继平舍不得。但看到珍珍这次回来成熟了许多,他也放心了许多。

  刘继平,湖北省武汉市公安局水上分局王家巷派出所副所长,在旁人看来,他是珍珍一家的仇人。

  珍珍,一个麻醉抢劫犯的女儿,品学兼优,2006年考入北京某重点大学。

  谈起抚养珍珍的感受,刘继平说:“那几年,压力很大,弦一直绷着,感觉是在煎熬。”除了“煎熬”,刘继平还收获了快乐,但他却不知道怎么形容这种快乐,他只是笑了笑。

  珍珍读大学以后,刘继平感觉轻松了一些。“她已经是成年人了,不像从前要我事无巨细地照顾她。”现在珍珍的生活费仍然由刘继平提供,而她的学费则是由歌星孙悦资助。在刘继平看来,珍珍能走到今天,绝不是他一个人的力量,而是更多社会好心人的帮助。“比如,光她读大学的学费我就供不起。”

  而6年前,第一次见到珍珍的情景,刘继平记忆犹新。

  一次不同寻常的抓捕

  2002年,汉口龙王庙一带接连发生麻醉抢劫案,被害人都是被一个女子色诱并喝了她的饮料或酒后被人抢劫。刘继平带领民警侦查发现,30余岁的吸毒女子龚文君有重大作案嫌疑。

  当年6月6日下午,刘继平带领民警将龚文君抓获。抓捕过程中,刘继平发现屋里有个女孩对眼前这一切没有任何反应。简陋的屋子里,她瘦小的身子蜷在一个角落里,在半个小时的搜查过程中,她一直一声不吭地写作业,周围发生的一切似乎与她毫无关系。

  做了13年警察的刘继平对小女孩的表现很纳闷,得知她是龚文君的女儿后,刘继平更觉得纳闷:按照常理,这个小女孩应该大哭大闹。刘继平跟小女孩打了声招呼:“我们找你妈妈有些事情,你接着做作业吧。”

  临走前,刘继平给了她30元。

  经审查,龚文君屋内的所有家具用品,甚至床单都是抢劫所得。3天后,刘继平和民警再次来到龚文君的租住房内收赃。他又遇到了龚文君的女儿,她两腿盘坐在地上,有气无力地趴在床上,手里还拿着一本书。小女孩仍然对周围的一切很木然,这次,她像是生了病。刘继平问了半天,她才小声地说:“我一天没吃饭了。”追问之下,小女孩告诉他:那30元钱,其中20元交了学校的资料费,两天上学来回坐车用了4.8元,吃饭用了4元,还剩1.2元,得留着明天上学用。

  刘继平的心里一酸:这么小的孩子,宁可饿着,也要把钱用在学习上,这么好学,得帮帮她。他帮小女孩整理好书包,带着她到派出所,给她买了些糕点。闲聊中得知,小女孩名叫珍珍,14岁的她读初二,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是班里的班长。

  那天晚上,刘继平把珍珍带到她外婆和舅舅家,再三叮嘱:这孩子是棵好苗子,一定要带好她。

  刘继平曾经遇到过与珍珍有着类似经历的孩子,他要么把孩子交给其亲属,要么托付给社区居委会,之后这个孩子就不会再出现。他原本以为他和珍珍的故事也会到此结束。然而,当他再次去龚文君的另一处租住房收赃时,他愣住了,珍珍正站在小板凳上,挽着袖子吃力地晾衣服。地上的一床破棉絮就是她的床,考试卷、作业本整整齐齐地铺在“床”上。

  刘继平明白:龚文君吸毒10年,亲友们都避之唯恐不及。这次见到珍珍的时候,他感觉珍珍的精神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现在没人管这孩子,那孩子的一辈子就毁了。”抓捕龚文君时,珍珍木然的表情给刘继平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在之后和珍珍的聊天中知道,1997年,龚文君就被警察抓捕过,当时小珍珍目睹了一切经过。若干年后,母亲再次遭捕,珍珍似乎已经预料到了,她不再惊惶。

  一纸协议锁定父女缘

  “如果没有人管珍珍,她的心理肯定不健全,很有可能会成为问题少女。”刘继平回忆道。那天他带着珍珍来到派出所,而龚文君得知女儿没有人看管后,顿时大哭大闹。一边是没人管的孩子,另一边是哭闹的母亲,刘继平无可奈何。他出去呆了5分钟,回来后告诉龚文君:“你女儿我来管!”

  龚文君不相信这是真的,她以为刘继平是想让她配合公安机关办案。她激将道:“可以,我们签个协议。”刘继平斩钉截铁地说:“现在就签。”

  按照龚文君的要求,很快,刘继平起草了一份协议。其内容是刘继平负责抚养珍珍到她大学毕业,直到能独立生活为止。

  对于刘继平来说,这份协议并没有多大意义,他看重的是对龚文君的承诺和珍珍的健康成长。“即便没签这个协议,我也会抚养珍珍。”刘继平说,他本想悄悄地抚养珍珍。

  然而,这纸协议并没能完全消除龚文君的顾忌,也没让刘继平默默地抚养珍珍。

  龚文君参与的这起麻醉抢劫案告破后,公安机关举行了新闻发布会。新闻发布会即将结束时,发生了一幕在记者们看来是意想不到的“好戏”:龚文君“扑通”一声跪倒在地上说:“刘所长,谢谢你抚养我女儿!”刘继平、龚文君成了镁光灯的聚焦点。

  在刘继平看来,龚文君的那一跪既有她的感谢,也想让他在众人监督之下抚养珍珍。此后刘继平的压力大了许多:社会舆论上的、经济上的、精力上的。

  矛盾和斗争

  起初,对于抚养珍珍的事,刘继平的领导是持“谨慎支持”的态度。领导批准之后,刘继平将珍珍领回了家。

  当年刘继平33岁,刚离婚不久,7岁的儿子和前妻一起生活。珍珍14岁,再过两年就成了大姑娘,风言风语随之而来。也有人怀疑,刘继平对珍珍这么好,是不是和龚文君有什么特殊关系。刘继平的耳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议论。

  刘继平的朋友们清楚他的为人,但也劝他道:“你是她家的仇人,把她带回家养,太危险,万一哪天报复你怎么办?”朋友们的担心不无道理,除了龚文君,刘继平还亲手抓获了珍珍的5个亲戚。

  朋友的担心,也在刘继平脑海里掠过:“如果她报复我,那天下太不公平了。”但刘继平坚信,珍珍是个淳朴懂事、明白事理的孩子。

  旁人的议论和不解,并没有对刘继平产生太大影响。而给他当头一棒的是他谈了两个月的女朋友,由于珍珍的原因离他而去。他的女朋友走的时候留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她是一颗定时炸弹,你迟早会自食其果!”

  以刘继平的性格,人家越说他做不到的事,他越是要做好给别人看。

  刘继平的家离珍珍的学校有50分钟的车程,只要一有时间他就去接送珍珍。然而他的时间却总是有限的,对于警察来说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于是,刘继平叫来自己的姐姐和母亲,在他加班的时候替他照顾珍珍。然而这毕竟不是长久之计。

  “我答应了抚养珍珍,却又照顾不了她,不能让她健康成长,这不是好心办了坏事吗?”刘继平说,经过一番思想斗争之后,他决定通过媒体帮珍珍寻找新的家庭。

  刘继平的求助效果很好,愿意收养珍珍的家庭有上百家。经过仔细筛选,武汉军事经济学院的李上校成为珍珍成年前的长期资助人。李上校夫妇视珍珍如同己出,珍珍则称李上校为“舅舅”。在这个新家庭里,她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受到了良好的教育。然而,两三个月后,“舅母”被调到外地工作,家里缺少照顾珍珍的人手。珍珍又回到了刘继平身边。

  其时,仍有许多家庭愿意接受珍珍,但刘继平没有再把她送出去。“我怕小孩子心里有想法,刘叔叔怎么把她丢到这里又丢到那里的。这样对孩子的成长很不利。”

  思前想后,刘继平找到一个能够照顾好珍珍的方法。他给珍珍的外婆做了好多工作,终于说服她来照顾珍珍。刘继平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让珍珍和外婆一起住在这里。然而,这也给刘继平的经济实力提出了挑战。除了房租,他每个月要给这祖孙俩生活费。刘继平还瞒着家里人给他们添了一整套家电。

  融化坚冰

  刘继平自己节衣缩食,却对珍珍出手阔绰。他常常带珍珍去沿江路的饭馆吃饭,给珍珍买的衣服也都是品牌衣服。

  “在衣食住行方面,她一定得比别的孩子好,尤其是在穿的方面。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她本来就自卑,不能再让她在穿着打扮上被同学瞧不起。”刘继平总是给珍珍买显得阳光、自信的衣服。

  除了物质上,精神上刘继平也尽量满足珍珍。每天晚上6点半,刘继平都会像其他家长一样去接珍珍放学。平时会和珍珍逛公园,聊天谈心。

  2002年8月份,刘继平从检察院获知,珍珍的母亲可能会被判死刑。刘继平经手的案子中,被判死刑的人很多。唯独龚文君被判死刑,让刘继平睡不好觉。“要是判了死刑,以后怎么面对珍珍?关在牢里还有个寄托,死了以后就没有任何精神寄托了。”想了一个月以后,刘继平决定和珍珍挑明真相,给她讲明白道理之后,珍珍说:“妈妈的事情我都清楚,我不怪叔叔。”这让刘继平很释怀。当年年底,龚文君被判处无期徒刑。

  在刘继平一年的努力下,珍珍的性格逐渐开朗,学习成绩一直很好。表面上,她已经和其他孩子没有什么差别。刘继平和珍珍也常常有说有笑,已经像一家人了。刘继平在朋友和同事面前开始称呼珍珍为“女儿”、“姑娘”,但珍珍的反应却出乎刘继平的意料。珍珍递给他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叔叔,你别把“女儿”挂在嘴上,放在心里就行了。

  看到这张纸条,刘继平觉得自己像掉进了冰窖,从头凉到脚。刘继平说,这一年来,就算她是块坚冰,也该被融化了啊。

  珍珍5岁的时候,父亲就离家出走了。她已经记不清父亲的模样,父亲的概念在她头脑中很模糊。她一直称呼刘继平为“叔叔”,尽管刘继平付出的是一个父亲该做的,甚至是多于一个父亲该做的。

  “欲速则不达,只能慢慢来。”从此以后,刘继平更注意他的教育方法,在这个问题上他绞尽了脑汁。“把她当自己的孩子养,却不是自己的孩子,方法肯定是不一样的。”

  2003年,珍珍顺利地考上了武汉一所重点高中。然而,进入高中后,珍珍的成绩却出现了下滑。刘继平于是同时扮演起了父亲和母亲的角色。“青春期的问题不是去一次两次就能解决问题的。”每次去看珍珍之前,刘继平都会想好和她说什么。有时候,他也不给珍珍讲大道理,就随便聊聊天,讲讲最近发生的新闻。

  然而有些不方便说的话,他们会用文字来交流。刘继平给珍珍的一封信上写道:“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有人喜欢,证明你可爱,叔叔也高兴。但现在还不到时候啊,特别是在如今学习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刘继平曾经偷偷地跟踪珍珍两次,看她有没有谈朋友,结果没有发现什么异常情况。

  刘继平认为他和其他家长的教育方式还有一点不同。每次给珍珍买学习类的书籍时,他总会搭上一本小说,来调节珍珍的学习状态。而小说的作者往往是韩寒、郭敬明等80后作家。

  功夫不负有心人,高二下学期,珍珍的成绩从全年级90名,上升到45名,而珍珍也不再介意刘继平称她是“女儿”。

  2005年,刘继平过生日时,珍珍送他两双精美的筷子,意思是让他早生贵子。而那时刘继平和他的女朋友谈了两年恋爱,考虑到珍珍的感受他们一直没有结婚。直到2006年珍珍考上大学以后他们才领了结婚证。

  感化囚徒

  看到女儿能一点点成长、进步,监狱里的龚文君也受到刘继平的感化。她和刘继平保持着书信往来,她的落款从“罪犯:龚文君”变成“服刑人员:龚文君”再到“龚文君”,最后到“你的朋友:龚文君”,甚至是不写落款。

  在刘继平看来,他和龚文君的关系现在已经变成朋友甚至像亲人一样。牢狱中的龚文君已经彻底地忏悔了她的罪行,并且将自己服刑期间省吃俭用余下的津贴都捐给了希望工程。她说:“我希望天下所有和我女儿一样需要关受的孩子们能得到更多人的关心。”

  由于龚文君服刑期间的优异表现,她获得两次减刑,由无期徒刑减为了17年有期徒刑。考上大学后,刘继平和珍珍来看望龚文君,百感交集,母女俩禁不住抱头大哭。而此时刘继平也忍不住流下了眼泪,这是他在珍珍面前第一次落泪。

  第二次落泪是把珍珍送到北京后,分别的刹那,刘继平拥抱着珍珍,想千叮咛万嘱咐,却无从说起,也许只有眼泪才能最好地表达他此刻的情感。分别前,珍珍又给了刘继平一封简短的信:“四年多了,叔叔你可以放下我了,今后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困苦或悲伤,我都不会露出半分惧怕,咬牙坚持是我唯一不变的信念。过你该过的生活吧,带上我的祝福……”

  刘继平认为,这封信是珍珍成熟的标志。他一直把它放在钱包里,随身携带。

  读了一年半的大学之后,刘继平觉得珍珍更成熟了。“她学习成绩很好,平时都给同学上课、指导。她还把打工挣的钱捐给北京‘太阳村’的孩子——那里住的都是服刑人员的子女。逢年过节她都去看望她的资助人孙悦。”谈起珍珍刘继平露出欣慰的笑,女儿懂得了感恩,开始“反哺”社会了。(文中“珍珍”为化名)

作者:    来源: 中国新闻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