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教育频道 > 校长论坛 正文
今天,我们怎样学雷锋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3-05 09:42:46

  “学习雷锋好榜样,艰苦朴素永不忘……”从小我们就唱这首歌曲。然而,3月3日记者在郑州街头调查时发现,接受调查的100名小学生中,近五成学生不知道雷锋的故事,有些学生还以为记者在打听某人,一脸茫然地说:“我不认识他,你还是再问问别人吧。”

  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发表,之后,每年的3月5日被定为学雷锋日。每年到了这个时候,街头都会涌现大批学雷锋志愿者,仿佛不如此就不足以体现出学雷锋的热情。然而,短暂的喧嚣过后,很快又将继续归于平寂,以至于“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这句顺口溜至今已是耳熟能详。

  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日子里,“五成小学生不识雷锋”的消息自然格外引人关注。在为调查结果倍感遗憾之余,其实也没必要过多苛责这些少不更事的孩子,因为时代的鸿沟早已使雷锋幻化为他们眼中虚拟的符号,而来去匆匆的学雷锋日也不过类似于一个普通的纪念日。

  现实生活中,形形色色的各类专题纪念日已经太多,孩子由于陌生而忘却其中的任何一个似乎都并非不可原谅的。真正不可原谅的是成年人———曾经鼓舞激励了几代人的宝贵精神财富,为什么竟然沦落为只有纪念日才呈现出来的“保留节目”?

  学习雷锋精神,需要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滴细微之处,而并非一定要借助于学雷锋日扎堆体现。

  在特殊的日子集中实施既定的程序,这本身就是一种形式化和仪式化的体现,有了这样的程序化外壳,学雷锋日里扎堆学雷锋就成了一种想当然的过程。如此一来,尽管活动本身可能热闹非凡,却很难赢得参与者的心理认同,当然,也就更无法适时引导孩子去了解和学习雷锋精神。

  纪念日本身就是用来纪念的,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真正应该做的是交流学雷锋的心得,缅怀雷锋事迹,寄托无限哀思,唯独不应该只有此时才想起去“学雷锋”。

  多少年来,学雷锋的口号响亮依旧,而雷锋精神的式微却令人无颜以对。很多时候,我们并不缺少响亮的口号,而保护的口号越响亮,往往就越体现着我们正在失去竭力想要保护的内容,乃至面对“孩子不识雷锋”这样的尴尬,多数人都表现得难以置信。

  学雷锋不需要太多响亮的口号,也不需要一年一度的“扎堆”学习。如果人与人之间的互爱互助能够体现于身边每一处细节,进而成为一种社会常态,而学雷锋也不再是学雷锋日唯一的主题。那么我想,这才能更加接近雷锋真实的生活场景,从而更具说服力地引导孩子了解并接近雷锋精神那独具魅力的人文内核。

作者:    来源: 东方早报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