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双鸭山3月5日电 “看见了,看见了,还是彩屏呢!”近日,在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二九一分公司第三管理区第八作业站农机大院里,15名新购进玉米收获机的驾驶员,争先恐后地看厂家专业技术人员在玉米收获机的驾驶室内安装监视器。
“这不是主要的,今天的农机新技术培训班是专门为玉米收获机手办的。虽然我们都是老康拜因手了,但这是新机型,尤其是玉米收获机,我们接触的少,今年全省才引进137台,其中红兴隆管理局40台,而我们二九一就占了15台。为了尽快掌握新机型的性能和要领,我们的15名驾驶员去过哈尔滨,参加了厂家的直接培训,今天,我们又把厂家的技术人员请到现场,实地给大家演示,手把手地教大家。有不懂的可以随时随地问。”主持这次培训班的二九一分公司农机主管王国臣说明了这次办班的目的。
“有的同志问,今年干旱,玉米棒大小不一,怎么办?”负责售后三包的洛阳中国收获机厂的服务队队长高灿民,手里拿着一个玉米棒带着新疆口音给大家讲开了。“这就要调整摘穗板的间隙,间隙大小按最小的玉米棒直径的三分之二就可以。为了防止丢穗,拉颈辊间隙应前面稍大些。就是这里。”高灿民指给大家看。
“我家的行走皮带好像要断裂?”有人问。
“因行走带呈S字型拗劲大,你可以使涨紧轮在皮带里侧向外调整就好了”
“涨紧轮在哪?”“这,看见没有?这有个槽!”
“作业时什么速度?什么档位最佳?”
“慢2档,收获速度为每小时15亩,一天机车干满8小时,收获120亩地,机车既能保持完好状态,人也不太乏,这样人、机都很安全。”
“要注意的是!”高灿民提高了嗓门。“每个作业班次都要检查升运链,提一提看有没有5~10厘米的高度。要及时清理发动机周围的杂物。为防止二次拉颈甩出棒穗,最好在粮箱两侧加挡板。剥皮辊下端护轴板应用锤子敲成斜面,防止挂玉米皮……”
“今天可没少学手艺!”第二作业站的司机胡明学高兴地说。
“艺不压人”王国臣接过话头接着说,“这些技术都是厂家在近两年不断更新机械总结出的新经验,也是小窍门,学会了一用就灵。“十一”过后我们就要开战了,咱分公司近20万亩的玉米,咱们是主力军,所以大伙要把车整地道儿的,活干得漂亮的,第一年打出我们的形象来,让用户满意,我们才能获益。但还要牢记一条:安全第一。我这里有玉米收获机作业十不准发给你们。”
“收割机不配带有效的防火设备(七带)不准参加作业。”15名司机人手一份认真地读了起来。
临结束的时候,王国臣提醒大家:“驾驶室的监视器可当电视看,但不能超过5个小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