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黄田海威制品厂大门紧闭,老板不知去向。
昨天下午2时左右,宝安区黄田金碧工业区海威制品厂的门口,30余位供货商讨要货款。一位供货商说,工厂的香港老板已经半月联系不上,他们讨款总额近500万。而在现场,厂长林先生称他们也无法联系到老板。供货商表示将不排除采取法律途径解决。
收到空头支票
下午1时左右,记者赶到海威制品厂,很多供货商仍在门口等候,他们都议论纷纷。几个保安在门口,还有几个挂着黄田治安办胸牌的人员在现场。工厂已经没有工人上班,记者看到三层楼的厂房里空无一人,生产线上只有一些零部件散落在那里。
“我们给他们配件,刚刚合作了三个月。”供货商黄先生说,这是他们跟海威制品厂的第一单生意,可是货款至今不知所终。据他介绍,这家工厂的老板是一个姓钟的香港人,在一月份他们都收到了付款支票,可是查过之后发现全是空头支票。
而供货商杨先生则表示,这次他们有50多万元货款没有收回来,他说,他们公司跟海威制品厂已经合作了两年了。“年前还跟那位黄老板有联系,可是年后却找不到人了,手机关机,座机无人接听……”他摇着头说,真是无奈,没想到这次一下子砸进去了。
涉及货款近500万
“下午我们从他们的电脑里调出了一些供货商资料,粗略统计了一下,大约近百家供货商近500万元的货款没有付清。”黄先生说,他们现在没有办法,他们查阅了海威制品厂的税务登记证等,发现其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是一位林先生,登记注册类型是集体企业,经营方式为来料加工。
而且记者看到,一份深圳市工商物价信息中心出具的《核准外资三来一补注册登记的有关资料》显示,中方单位为深圳市黄田股份合作公司,外方单位为香港海威电子制品有限公司等。“既然是集体企业,那么中方会没人负责吗?”供货商们表示,他们正在寻找相关负责单位。
下午2时左右,这位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林先生赶到工厂,他也是这里的厂长。据他介绍,他也已经很多天没有联系上老板了。“年后,老板过来发了开工利市后就不见了。”他说,他只是黄田股份公司那边派过来的,只是负责管理安全等问题,根本就不涉及业务往来等。
而黄田股份公司一位经理表示,供货商讨要货款跟他们没关系,工厂是一个香港老板开的,他们只是把厂房出租给香港老板,而至于别的问题他表示不方便回答。
-说法
可走法律途径
针对此事,广东省耕兴律师事务所的张茂荣律师认为,供货商们可以先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确定是否为诈骗,然后通过相关程序解决。他们也可以直接提起民事诉讼,像这样的“三来一补”企业,通常是以外方单位和当事企业为被告单位。他建议,供货商们可以先申请财产保全措施,争取将损失降到最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