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传媒论坛 正文
"13个人"感动了"13亿人"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2-27 10:45:30

  感动,是一种非常难得的生命体验,也是行为科学中的最高层次。人生的价值,就是感动别人;人生的享受,就是被别人感动。感动,使生命更有意义,令世界更为精彩。所以,我们不能没有或缺少感动。因为一个人的爱心,可以使千万个人感到温暖;一个人的壮举,可以使千万个人增加力量;一个人的奉献,可以使千万个人看到希望。

  河北省唐山市玉田县东八里铺村村民宋志永等13个农民,就是这样一些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感动了郴州,感动了湖南,感动了唐山,感动了河北,也感动了中国。如今,提起这13个自发自费赴南方抢险的农民,全中国的13亿人,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赞。

  是他们的“感恩之心”在感动我们。领头人宋志永说:“30多年前唐山大地震时,全国人民都在支援我们,现在南方遭了灾,我们也应该去支援他们。”一句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他们心底最纯真的感恩之心。这13位唐山农民就是凭着自己最真挚的感恩情怀,用最朴素的方式,为抗击南方冰雪灾害贡献绵薄之力。感恩是一种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有了感恩之心,才能有前进的动力,有和谐的生活,有光明的前途。

  是他们的“无私奉献”在感动我们。他们千里迢迢自费而来,为了名吗?作为一个普通农民,名对他们似乎没有太大意义,并且如果不是媒体得知他们的义举,他们至今仍会是默默无闻的普通救援者。是图利吗?他们自带资金几万元,并不求什么经济回报。他们大年三十踏上了救灾一线的征途,在灾区不怕艰险,日夜奋战,为的就是让灾区百姓尽快恢复以往幸福而平静的生活。他们是在用那颗仁善忘我之心,让我们体味着人间的大爱。

  是他们的“责任意识”在感动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愈在危急的时刻,愈能显示出她的儿女英雄本色。13位农民的壮举,生动地诠释了什么是“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什么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不仅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生动写照。当灾区群众身陷困境的时候,有多少人伸出援手,捧出爱心,尽其所能,雪中送炭?在危难面前,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强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更加凸显。

  是他们的“果敢行动”在感动我们。有一种感动叫“行动”。衡量一个人或者一个团体的价值,不在于他怎么说,而在于他怎么做。没有人号召,没有人组织,没有人动员,13名普普通通的农民,放弃团聚的幸福,放弃节日的乐趣,在大年三十出发,驱车千里,直奔灾区。你做得到吗?我做得到吗?我们没有想到做到,可人家农民却想到并且做到了。凡事就怕将心比心,这一比,就看出了崇高,看出了伟大。

  是他们的“艰苦奋斗”在感动我们。长途跋涉,星夜兼程,一气赶到湖南灾区。到了郴州被编入抗灾先锋队后,马上就与当地电力部门工作人员一道,深入山区,破冰除雪,搬运设备,抢修高压线路,每天连续工作十多个小时,一连坚持十几天。艰苦奋斗,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具体内容。而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积极的、健康的生活态度和思想境界,无论什么时候,都被人们视为成就任何事业必不可少的精神力量。

  马克思曾经说过:“历史认为,那些专为公共谋福利,从而自己也高尚起来的人物,是伟大的。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的人,他本身也是最幸福的人。”玉田这13个农民,如今就是“最幸福的人”,因为他们用自己的付出,奉献了爱心,感动了中国。

作者:    来源: 长城在线     编辑: 马玉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