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双鸭山新闻网 > 北疆文艺 > 网络原创 正文
《闯关东》连载三十三
http://shuangyashan.dbw.cn   2008-02-25 14:34:15

  第33节:闯关东第4部(2)

  1

  细雨蒙蒙。哈尔滨市内那座标志性的索菲亚大教堂,在暮色的雨中,静静地伫立着。当年的朱记菜馆如今已经成了一幢中西合璧的二层建筑,临街的一面是四味楼饭庄,后面是一个院落,一楼的几个房间住着伙计,二楼的几个房间住着朱家的人。

  这两天风声挺紧,各处的官军、警察像抽了大烟眼珠子锃亮,看谁都得多盯上两眼。朱家人觉得要是传武在兴许心里踏实些,可传武现在在少帅张学良手下任团长,很少有时间回家来看看;又惦记着二龙山上的鲜儿,一家人的心老是吊着。

  屋里,朱开山搂着传文的儿子,自己心爱的大孙子生子说:"傍天亮的时候,我梦见在一条大河边上,遇见俺娘了。俺娘说,家里的房顶塌了,叫俺回去看看。俺正不相信呢,就听河对面有人喊,回头一看,那不是俺爹吗?爹招着手,要我和俺娘过去,我一看河水滚滚滔滔怎么过啊?可是俺娘扯着俺的手就下了河。你们说神奇不神奇?俺娘俩走在河底下,都能听见头上面水里的沙子,沙啦沙啦地响。猛然间,眼前有一只大脚,一抬头见正是俺爹。他一伸手把俺拉上了岸。岸边上,景色那个好啊,粉莹莹的梅花开的一片一片的。我问俺爹俺娘,咱家的房子在哪啊?爹娘指着几棵梅花树中间的空地说,那不就是吗,我走到近前,见那空地竟是一盔塌了的坟头!我这么一惊就醒了,心里头一阵一阵地慌慌。"

  生子问:"爷爷,这梦啥意思啊?"朱开山说:"是你太爷太奶想爷爷了。爷爷得回去看望看望。"

  家里人商量来商量去,决定让传文陪着爹娘回一趟山东老家。一家三口归心似箭,行色匆匆,虽然不比闯关东走的时候艰辛,可也一路风尘仆仆。这一天,暮色苍茫,淡淡的烟气笼罩了朱家峪村。朱家三口人伫立在老房子门口。老屋的门楼已经倾圮,院墙也已坍塌了,满院子的荒草在风中摇摆,仿佛在诉说三十年的时光。传文说:"咱家的房子好像矮了。"朱开山说:"那是因为你长大了。"文他娘唏嘘着几乎要哭出来,说:"多少回夜里头梦见咱这老屋啊!"朱开山一声轻叹道:"三十年了,总算又回来了!"传文说:"爹,房子都破成这个样了,还能修吗?"朱开山说:"修,再破也得修!这是咱老朱家的根哪!"

  过了两日,传文置备好材料,从村里请了工匠,开始着手房上房下地修葺老屋。院子里放了一张小桌,朱开山和几个老汉坐在桌边,喝着茶,唠着嗑。朱开山慨叹道:"外头再好,也不如自己的家乡啊!今早上,我出了家门,闻一口咱这儿的风,那个香啊,一路上的劳顿顿时没了,比喝上几大碗老酒都灵验。"一老汉问道:"老哥哥,这趟回来还走吗?"朱开山说:"哪能不走?一大家子人都在关外呢!不过早晚得回来呀。六十六的人了,说不准哪一天一口气就拔不上来了,这把老骨头可不能扔关外啊!还是那句话,叶落归根。"

  文他娘炕上炕下忙着把从关东带来的各种山货分给老老少少的女人和孩子们。一中年妇女说:"老婶子,俺怎么看你富态了?"文他娘说:"你可真会说话,闯关东的人还能富态?到了冬天,想吃口萝卜白菜比上天摘星星都难!今个儿土豆倭瓜,明个儿倭瓜土豆,把你吃得腻腻歪歪。"一老太太说:"俺怎么听说关东山还有把孩子吊起来养的风俗,当真吗?"文他娘笑着说:"怎么还当真,就是真的!那关东山人口少,走多老远看不见个屯落,野兽还多呢!大白天那个熊瞎子都能溜达到屯子里来,不把小孩子装筐里吊房梁上行吗?还不都喂了野物了?"

  外头朱开山说:"关东山是大清朝的龙兴之地,大清朝一入关的时候是不让关里的人去关外的,怕搅断了他们的龙脉。"一老汉问道:"那后来怎么开了禁呢?"朱开山说:"大清朝上百万的兵马入了关,关东这面人烟就稀少了,北面的老毛子,也就是俄国人乘虚而入,强占了咱中国黑龙江东的六十四个屯子,杀了无数的中国人。听说中国人的血把黑龙江都染红了。大清朝这才想起来从关内向关外输送人口。"一老汉说:"这么说来,闯关东也是好几百年了?"朱开山说:"对呀,大清朝二百六十来年,三十年算一代人吧,闯关东的也有八九代人了。"老汉又问道:"现如今,那面有多少人是闯关东去的?"朱开山说:"准确的人数我说不清,反正那面七八成的人口都是闯关东去的。我说的还没算上那些去了关东又回来的人,要是加上他们,这二三百年间闯关东的人数可就大到天上去了!"

作者:    来源: 腾讯网     编辑: 关云慧
相关文章